第 106 章(2/3)

书人?

想到这里,他已打定主意,他倒是十分期待,等他以另一种方式成为权臣,那些和他斗了十几年的老古董们,会如何换个说辞攻讦他。

毕竟,重活一世,总得找点事做。

不然,该有多无趣。

吃过朝食,覃三寿从内屋取了个竹篮,上头盖着块干净的蓝布。

他搓了搓手,黝黑的脸泛红,“阿弟,今个儿是元宵,夫子的节礼备好了。咱家穷,只捣腾出这么些东西。”

李丽娘也上来劝,“阿弟,到底是夫子,节礼还是要给的。尊师重道,这事可大过天,你可别犯倔。”

覃九寒有些无奈,看着面前面色惶惶的兄嫂,也没法解释这压根不是尊师重道的问题。

他的“恩师”,是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虽有几分学识,却贪财好色。

束脩以外,每逢节日,必要学生上门送礼。从前师母尚在,沈琼这小人还收敛些。师母去了不到一年功夫,沈琼已经旧态复萌了,甚至变本加厉。

不过,眼下,还真不能得罪他这个睚眦必报的夫子,就当是喂了狗罢。

覃九寒接过阿兄手里的竹篮,朝他作了一揖,“我这就去,阿兄放心。”

见总算说服阿弟了,覃三寿和妻子不由松了口气,放下心口一块大石。

两人相视一笑,覃三寿笑道:“感觉阿弟这年一过,仿佛长大了些。”

李丽娘作势瞪他,“阿弟可比你聪明多了。这沈夫人还在的时候,什么时候收过这么些礼啊银啊的,我看阿弟先前说的也没错,沈举人就是变着法儿的敛财。”

覃三寿对读书人最是敬仰,见不得媳妇儿这么说。

“可不能这么说,沈夫人那是心善似菩萨,没她,咱阿弟哪能做沈举人的学生。先前辞了节礼,那也是沈夫人看咱是农户,家里也不宽裕,恐是拿不出那么多的银钱来备礼。”

想起那位眉目温和、待人宽厚的沈夫人,李丽娘惋惜叹了口气。

沈夫人是个善心人,可惜好人不长命,就那么撒手去了,她膝下的小小姐可还没定亲呢。

思及孩子,李丽娘忍不住感慨万分,说起了当初送小叔子去上学堂的时候,跟在沈夫人身旁的姐儿多么乖巧可爱,现下死了娘亲,也不知沈举人会不会好好待她。

覃三寿被自家媳妇儿的惆怅逗乐了,只得劝慰她。

“那好歹也是沈举人的亲女儿,沈举人又未娶新妇,哪里又会亏待闺女?你替那娇娇小姐愁是白愁,不如给咱闺女儿愁才是。”

李丽娘斜他一眼,“哪来的闺女儿?我怎么不知道。难不成你外头的小妇生的?”

覃三寿又赶忙求饶,小夫妻一人做小伏低,一人假做得理不饶人。

你一言我一语,竟是有几分新婚燕尔时才有的甜蜜滋味儿。

*

覃九寒一路还算顺利,早早到了沈家书院门口。

院落宽敞得很,门口横匾也有几分文人雅士之意。

但进了书院,便会发现,阖府上下就沈琼一个夫子,藏书量倒是颇丰,只可惜不给借。

进了书院,因是弟子前来拜节,小厮便把一众人往沈琼的院落引。

这一块儿算是沈家人自己住的地方,有女眷和丫鬟,怕闹出什么丑事,平素并不让学生们擅闯。

因此,难得有机会,可以一观夫子的院落,有几位今岁新入学的学子便偷偷四处观赏起来。

这么一耽搁儿,众人的脚步就慢了下来。

毕竟是老爷的学生,小厮也不敢催,只得也放慢脚步引路了。

覃九寒对这么个破院落没什么观赏的心情。

做了多年权臣,比这好上千百倍的院子,莫说见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