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补救的措施(2/3)

知道——”范无病笑着说道。

万燕公司的vcd碟是全新的音像产品,他们之前所面临的难题,就是要软硬件一齐开发,前期斥资投入的一千七百万美元,其中研发资金就用掉上亿,据说今年还投入了两千万人民币的广告费用。

投入上亿地研发资金,产品研发出来,却没有及时申请专利,进行技术垄断,其他制造商只需要花费极小的代价就能获得成套的成熟生产技术。

在前期的产品成本上,万燕公司就已经吃了大亏,接下来的败招就是今年投入的巨额广告费用。事实上一直到九五年,影碟市场还属于培育阶段,在盗影碟大量涌现之前,影碟的市场容量非常有限,投入再多的广告费用,都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

广告是需要连续进行投入的商业行为,一旦中断,广告就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毫无效果。要是将两千万的广告预算拖到九五年的下半年再投入,或许能让万燕公司起死回生。

但是现在么,嘿嘿。

前期投入上亿的研究资金,两千万的广告费用,迄今为止卖出去的影碟还没超过两万台,尽管每台影碟的售价高达五千三百元,收回成本都困难,更不要说什么利润了。

非常可惜,万燕公司的资金裢脱节了!

万燕公司在影碟市场启动的前夜就花光了所有钱,陷入生存的危之中。

目前万燕公司的碟年产量只有区区几万台,虽然现在占据了影碟市场的百分之百,但是等到明后年,当爱多、金正、新科等影碟制造商崛起的时候,每年几万台的产能在市场排行里,连影子都看不见,更不要说什么收回投资并盈利了。

万燕要打翻身仗,唯有继续筹集资金扩大产能,等到影碟市场突然暴发的时候,利用先大举抢占市场。

在盗影碟大量出现之前,影碟的惨淡市场、万燕的惨淡经营已经让投资人失出信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引入影碟整套的生产技术甚至不需要超过一百万的资金,然而投资万燕却要分摊万燕公司前期投入研发的上亿元成本,没有哪个投资人会傻到做这折本的买卖?

假如范无病一定要做vcd碟项目,也会选择另起炉灶,绝不可能投给万燕公司,花极小的代价将万燕收购过来倒是划算的,但万燕的创始人们大概很难接受。

但是范无病知道,现在碟市场暴发的条件已经具备了,至于一时无法暴发的原因,不在于其他的因素,而是因为当前国内的产能只有万燕公司的区区几万台,同时影碟市场也受到碟片片源的严重限制,反过来,狭小的影碟市场也限制了盗影碟市场的发展。

在范无病看来,万燕公司还是有优势的,就是这一年多的时间优势,之所以他们没有成功,就是不懂得市场运作的潜规则,既要走正道儿,又要走邪道儿,正邪结合,那才能够成事的。这就好像范无病重生之前的联想一样,虽然也是买电脑,虽然也是打着民族品牌的旗号,可是在艹作上面,也是依靠送钱送美女来打通关节的,关于这事儿,范无病的一个朋友当初就给他们做过,对里面的内幕自然是非常清楚。

“想要做大事,就不能拘小节。”范无病对王世汉说道,“礼义廉耻是应该要讲的,但那时在我们成功之后,至于你创业的阶段,不择段才是正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的非常清楚,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都是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家自然也不会是好鸟儿,我们没有必要因为一点儿虚名,就放弃成为人上人的会。”
&ns;&n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