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形势依然严峻(2/3)

一个就是自己的出现,官方的人可以理解为是朱老板已经跟范亨达成了一致意见,要从严打击偷税漏税问题,毕竟总理和常务副总理的意见一致的话,那么这个意见肯定是要贯彻下来的。

其次就是范无病本身就是范氏投资集团这个庞然大物的老板,他的在场除了表明整个范氏支持这项决定,也可以为工商业同行儿们接受这个消息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因为这个决定而造成税收方面的损失的话,你的损失还比得过人家范氏投资集团的损失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回到家里的时候,范亨问起了今晚的事情,就有些好奇地问范无病,“你从哪里得来的那么多数据?怎么张口就来,我看你可以去当统计局的发言人了。”

范无病耸了耸肩膀道,“其实这些数字的来源都很简单,平时留心一下就有了,更何况我们总部专门有情报部门,凡是认为比较重要的数据,都有办法搞到的,更何况这些数据又不是什么秘密?”

范亨点了点头,深以为然。

搞商业的,如果不对一些关键数据进行搜集并认真分析的话,你就只有盲目地乱闯,想要发展起来是很难的,会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这话的适用范围非常广。

实际上范亨对于国内的教育经费问题,也非常关注,但这并不是他分管的那块儿,所以话语权并不大。

为解决教育经费严重缺乏的问题,国内从一九八三年起,就改变了单一的政斧投资模式,开始向个人收费,但规定仍以财政拨款为主。始料不及的是,由于管理监控不力,收费名目和收费数额急剧膨胀,个人教育支出连年大增,并迅速由教育投入的辅助渠道变成了主渠道。教育投入总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与一九九七年的四千五百亿元相比,今年的教育总投入翻了一番有余。

从三大投入看,今年的国家投入是一九九七年的两倍多,社会投入只是微微增长,但由于国家投入和全部投入基本同步,所以在总量中国家投入所占的份额始终保持着三分之一略多的水平,而个人投入在一九九七年即超过总量的百分之六十,这些年由于增速仍快于国家投入,更快于社会投入,所以份额仍在不断加大中。

在目前国家教育经费尚不充足的情况下,国家投入理应侧重于义务教育,正常的状态应该是首先保证义务教育的需要,尽量做到免费教育,减少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国家投入比例。

从近几年的实际来看,国家投入的政策正在朝这个方向转变,但经费的分配依然很不合理,大学的国家投入比例依然很高,义务教育的个人投入非但未减,反而越来越高,这也造成了老百姓的上学贵上学难问题,每年因为上不起学而辍学的儿童越来越多,与普九目标完全不相符合。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将高等教育总投入的百分之七十五视为财政拨款的标准,但学校的高收费早已打破了这一标准。在两千年之前,国家投入尚占多数,但自去年开始,宾主易位,个人投入反客为主,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今年更在递增之中。”范亨所了解的数据,不比范无病少。

在各学级中,国家对大学的投入增加最快,但与个人投入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一九九九年随着并轨令的下达,公费上大学划上句号,学杂费突然暴涨百分之七十多。

此后,随着收费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学生数量的快速增加,个人投入继续猛增,五年间个人投入每两年翻一倍,五年增加五倍,国家和个人两大主力的巨大投入促成了大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