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三章 由不得你(2/3)

年届六十的老将赵率教,对于扎木素的率部投降,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

正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啊!

在原本的历史上,作为山海镇的总兵官,赵率教就是阵亡于这一次的建虏入侵。

百战而死,未得封爵,对于一个将军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尤其是这一世,毛文龙和刘兴祚的封爵,刺激了一批边镇武将,当然也让赵率教看到了封爵的机会。

只是如今的皇帝改变了过去的战略,大量的明军守在辽西走廊的宁锦防线背后,使得他这样的武将竟然一时没有了用武之地。

此时跟着阁老前来收复河套,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

若是不能立下一份像样的军功,一旦再次回到山海关,这样的机会可就难再有了!

六十岁的老将赵率教有这样的想法,五十岁的祖大寿也有这样的想法。

包括比赵率教、祖大寿年轻得多的曹文诏,都有这样的想法。

在这几个人的眼中,如今的皇帝重军功,正是他们这些武将们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的好时候!

崇祯三年正月十三日,祖大寿本人率领一部中军骑兵千余人,带着归降的鄂尔多斯济农额璘臣和鄂尔多斯右翼台吉单丹,以及两人的亲眷家人百余名,回到了东胜城中。

李邦华在乌素图召活佛萨木腾敖斯尔以及祖大寿等人的陪同下,亲自接见了额璘臣与单丹两人,并向两人做出了明确的承诺,一定会请示朝廷善待两人,并妥善安置他们的鄂尔多斯部众。

不过与此同时,李邦华也对额璘臣与善丹两人说:“我大明皇帝陛下素来善待内附之蒙古部落,当初喀喇沁部首领布尔哈图以台吉身份率众归附,朝廷赐以归义王王爵,并授以乌兰哈达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代领蓟镇边外及西拉木伦河以南各个部落。

“今日两位身份贵重,一个是鄂尔多斯诸部济农,一个是鄂尔多斯部右翼台吉,两位若亲入京师朝见,我大明皇帝陛下定然会有厚恩施与两位!”

此前听了大明朝内阁阁老兼什么军机大臣李邦华的话,额璘臣与善丹两人心中还暗自高兴呢。

等到这个大明朝的阁老说完了这番话,两人同时都是大吃一惊。

额璘臣惊讶地说道:“阁老大人!大人方才所说何意?!某与善丹台吉,须去京师朝见方得册封?!”

说完了这话,额璘臣也满脸疑惑地看向了乌素图召活佛萨木腾敖斯尔。

年过七旬但却老当益壮的萨木腾敖斯尔活佛,自己也不清楚大明朝廷到底会怎么处置额璘臣,但是一个人活得岁数大了就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经历的事情多,见过的场面多。

萨木腾敖斯尔劝说额璘臣束手归降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大明朝廷以往对待外藩内附的蒙古部落首领历来封赏从重。

根据他的观察,大明朝对于内附的外藩首领,不仅以礼相待、年赏优厚,而且从来都是只要个上表称臣的名义,你的领地是你的,你的部众还是你的,除了磕头称臣,其他一切都不变,最多不过是每年进贡一些土特产罢了。

这个理由,也是额璘臣与善丹归降背后的理由,当然也是扎木素归降背后的理由。

萨木腾敖斯尔活佛不过是把这个道理挑明了说出来罢了。

而这一点,也的确是大明朝历代皇帝对待蒙古或者周边任何一个属国、藩部和外邦的惯例。

大明朝的皇帝变了,但是他们在对待大明朝的习惯上却没有改变。

所以额璘臣听了李邦华的说辞,心中顿时就有些疑惑。

他看向萨木腾敖斯尔活佛,而后者原本眯着的双眼也在同时睁开了。

这些人的反应,早在李邦华的预料之中,见他们心中有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