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一章 运河两岸(3/3)

本万利,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吏治的败坏,除了最初朝廷设立的户部钞关之外,运河两岸的各地官府衙门,甚至是官僚士绅,都想从运河上获取利益。

所以,运河上的关卡也就越来越多,到了明末的时候,甚至已经成为了运河淤塞以外,运河之上制约南北货物运输贸易的另一个绝症了。

而这一次,袁可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番革新整顿。

除了宣德年间初设之时的户部七大钞关,即京师的崇文门税关、天津的河西务税关、山东的临清税关,以及淮安税关、扬州税关、苏州的浒墅关、杭州的北新关之外,其他沿河各州府县未经户部审批备案、私立乱设的所谓税关,一律予以撤除。

袁可立此举自然是得罪了不少地方州府官吏,自从他到任淮安之后不久,地方上就开始有人不断上书,弹劾他急躁冒进、行事操切、刚愎武断、任用私人、不恤民力等等毛病。

但是,对于如今这位崇祯皇帝而言,明末大多数地方官的德性,他是完全了解的,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属于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的货色,除非是触及到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否则就是天塌下来,他们也不会去管的。

不过,现在崇祯皇帝安排袁可立去当漕运总督,目的就是要好好地整治一番运河两岸的州府县官。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