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大朝会(三)(1/3)

大明正德朝的大臣们,注定是要不断的应该说参加大朝会的官员着实不少,大大小小算在一起至少不下两千人,奉天殿再大也是容不下的。所以历来大朝会都是内阁阁老、六部尚书以及五品以上官员、督察院长官和御史,若有地方布政使、总督或者巡抚恰在京城的也是可以进入奉天殿面君的。至于五品以下的官员,只好屈尊在大殿外候着。但是今年的大朝会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进殿的先不说,单说在殿外的官员们。他们排好队伍,心中暗暗埋怨那些五品以上的官员,尤其是埋怨谢迁。陛下都说散朝了,你还不罢休,有事不会单独找陛下吗?感情你们不用站在外面吹凉风。正埋怨着的时候就见张永领着一帮太监端着马扎送过来,一人一个不偏不向,还在四周搭起布帐。这在以前这是不能想象的事情,就算是待臣子宽厚的弘治帝都没敢这么干过,那必须是大朝会开多久就站多久。以至于以前出现过开完大朝会病倒一大片的景象,尤其是这岁首的大朝会。现在是正月初一呀,北京的冬天还是很冷的,奉天殿前面地势开阔,这小风一吹浑身寒冷彻骨。待在殿外的官员都盼着大朝会赶紧结束,不过有之前御史们那么一闹,估计是不会太早散场了。这些官员原本盼望着皇家歌舞团别撤走,有他们挡着寒风还能舒服点儿。可是皇家歌舞团陆续撤离着实让他们失望,现在有太监们送上马扎,还在周围搭起布帐子,着实让这些五品以下的官员门欣喜若狂,有这布帐子挡着寒风,还有马扎可以坐,至少不会病倒一大片了。惊喜还在继续,张永领着太监挨个为这些官员送上热腾腾的粥,还给每人披上一件披风。虽说只是普通的布披风,但是就这么一个举动就让这些官员们感到由内到外的温暖。有位认识张永的户部官员问到:“张公公,这是陛下安排的吗?”“是啊,陛下耽心各位大人在外面受不了,特意安排杂家照顾各位大人。”众官闻言个个流泪,纷纷跪倒在地望阙叩拜:“臣等谢陛下隆恩!”这发自内心的感谢声整齐而洪亮,声音一直传进大殿内,正和朱厚照玩大眼瞪小眼的谢迁,以及方才还在叫嚣不合礼原来众臣进殿之后发现大殿内整整齐齐摆着座椅,最前面一排显然是给阁老六部尚书和都察院大佬们准备的,椅子中间还摆着小条桌,一碗碗热茶正冒着热气。其他人的座椅按照所属部门,品级都贴着字条,看来准备工作做得很细致。谢迁一见当然心中不爽,好好的朝会制度为啥要改,他和刘健对视一下之后,立刻齐声问朱厚照:“臣等不明白陛下这是何意?”朱厚照坐在宝座上正准备听大家感谢他呢,也没太在意谢迁刘健的语气。“哦,谢卿、刘卿。朕觉得让爱卿们站着着实辛苦,所以朕命人设置座椅,以后大朝会都照此办理。怎么样?朕很细心吧,爱卿有没有觉得很感动啊?”谢迁:“陛下爱惜臣等,臣等深为感动。但是陛下,这和祖制不和还请陛下名人收回。”刘健:“臣附议。”厚照:“那些不近人情的祖制应该改一改,众卿都是肱骨之臣,朕不爱惜怎么行呢。先帝临行前百般叮嘱镇,要朕善待百姓,善待朝臣,朕岂能不听?”刘健:“陛下啊,先帝所言善待朝臣是要陛下选贤用能,不可轻易处置大臣的意思,可不是让陛下以此为借口违反定制的。”厚照:“刘爱卿,你左一个定制,右一个定制的未免过于古板。须知国法不外乎天理人情,朕关爱臣子难道还有错了?你们听听殿外的声音,这可是群众的呼声啊。你们当年不也是他们其中一员吗?难道忘了当初受的罪了?”朱厚照说到这的时候,恰逢大殿外群臣望阙谢恩,所以这句话一下子让谢迁、刘健没词了。这俩人恍惚觉得又回到了文华殿内教授太子的时代,那时候的朱厚照总是问题百出、强词夺理,整得谢迁、刘健每次给朱厚照上课都如临大敌。现在太子升级变皇上了,着今后还指不定会出啥幺蛾子呢。李东阳连忙上前和稀泥。“众位同僚,陛下体恤臣子我等应心存感激才是,大朝会已经耽误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