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直播,正德元年(1/3)

正德元年正月初一,清晨。乾清宫内一座装潢精美名曰四季花开的豪华大座钟发出咔咔的声音,当时针分针都指向寅时的时候,咔哒一声,座钟顶端的小门打开,六个木雕彩绘仙女手捧鲜花鱼贯而出,随即先是一阵啾啾啾的清脆婉转的黄莺鸣叫,之后就是悠扬的乐声“东方红、太阳升……”只是乐曲啊可没有词,这可是朱厚照还没来大明之前,还是顽童的时候,每天早上把他全家从睡梦中唤醒的曲子。随着曲声的响起,紫檀架子上的一只浑身雪白,尾羽又长又漂亮的大鹦鹉睁开小圆眼睛儿喊了起来:“陛下该起床啦,陛下该起床啦,雪雪饿啦,饿啦……”秀荷领着两个宫女走进东暖阁,刘瑾、张永、马永成、谷大用等八人忙碌地准备着早膳以及早朝的仪仗。司礼监掌印太监王越,垫步来到西暖阁门口压低嗓音说:“启禀太后,时辰到了。”“哀家知道了,皇帝起来了吗?”“太后,陛下昨夜睡的很晚,这会儿像是还没起,不过秀荷已经去叫了。”“嗯,哀家这就过去。荣荣,还不起来看看你皇兄的样子?”“嗯~~~,人家还困呢,再睡会儿。呼呼……”“这个懒丫头。”张太后在两个宫女的搀扶下走出西暖阁,儿子成了皇帝,亲娘自然就升级成了太后。自打弘治帝驾崩葬入泰陵之后,母子三人这半年来的的哀思也渐渐变淡。死者长已矣,活着的还得继续过日子不是。不过朱厚照是个孝顺孩子,称帝之后搬回乾清宫东暖阁,按理张太后应该搬去慈宁宫,但是朱厚照就是不肯,非要太后和太康公主还住在西暖阁,说是这样可以随时和太后见面,方便照顾母亲和妹妹。这是仁孝之举,虽不合礼制但合乎人情,朝中大臣也是赞誉有加,张太后还能说什么呢?丈夫刚去她也不愿意和儿子分开,再说朱厚照还没大婚,太后住在乾清宫也是可以的。“太后。”刘瑾等人一见张太后出来慌忙跪倒,张太后点点头说:“起来吧,今个儿早膳都准备了什么?”刘瑾答到:“回太后,有米粥、小菜、鸡蛋、牛奶、豆浆、发面饼还有各式糕点。陛下起得早奴怕吃油腻的不好克化,所以没准备油饼。”“嗯,有这些就行了,先帝在时每天早膳也是很简单的。你们仔细着些,这是陛下登基以来第一次大朝会,务必要尽心伺候。”“是。”张太后走进东暖阁,当她一眼看到正在大落地镜前搔首弄姿的朱厚照的时候,一股暖流涌上心田,嘴角微微上翘,眼中满是慈爱。明代的服饰面貌仪态端庄,气度宏美,明朝的服饰形制之繁杂,纹彩之斑斓,质料之多样,裁制之精巧都超过了以往各代,明朝成为中国历代服饰登峰造极之黄金期。大明皇帝的日常服装是龙袍,上面绣着龙纹、翟纹和十二章纹,一般以黄色纱罗制成,配金冠也就是翼善冠,即用乌纱帽于外,冠后立有折角一对,末端朝上,冠之后山正面还保留有类似早期幞头系结、系带的装饰,在隆重的场合就需要戴用金丝编成的金翼善冠。不过由于今天是朱厚照称帝以来第一次大朝会,所以要穿祭祀时才穿的礼服,戴冕冠。皇帝礼服则仍保持上衣下裳的古制,由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组成。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领、袖口、衣襟侧边、裾都是本色。纁裳织藻、粉米、黻()、黼()纹。这些纹饰合称十二章纹。冕冠是君权神授的象征。它是在一个圆筒式的帽卷上面,覆盖一块木制的冕板。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冕板上面涂青黑色,下面涂黄赤色,象征天玄地黄;用五彩的丝绳把玉珠串起来,挂在冕板的前后,象征岁月流转;用丝棉做成球饰,垂挂在耳边,提醒君王不能听信谗言。大明天子的冕冠戴在头上时要前低后高,象征大明天子对百姓的关怀,这也是&;冕&;字的本意。朱厚照此时正在对着镜子,平伸双臂自我欣赏。“帅啊,朕咋就这么帅呢?朕要是个美女一定会被自己迷死的。秀荷啊,朕的日月七星龙泉剑呢?”秀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