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五章 铁钳攻势(1/3)

在10月28日,明军最高统帅部统帅朱厚照和总参谋长苏定方在11月份整个一个月中,察里津一直进行着激烈的巷战。德军逐屋战斗,从地面和地下的废墟中找路前进,所以也被称为“老鼠战争”。德军士兵甚至开玩笑说“即使我们占领了厨房,仍然需要在客厅进行战斗。”对朱厚照来说,是决不能让这座决定战争走向的城市落入德军之手的。他亲自下令给萧远山大将,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守该城。每一座房屋,只要有大明军人,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成为敌人攻不破的堡垒。而对阿道夫来说,察里津的精神价值已超过了其战略价值,阿道夫是非要攻陷它不可。当新任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小心地向阿道夫指出,第6集团军北翼漫长的顿河战线面临着危险,建议将第6集团军撤到顿河河曲时,阿道夫严厉地回答说:“德国士兵到了哪里,就要守到哪里!”经过3个月血腥的战斗,当年12月初,德军终于缓慢地推进到了伏尔加河岸,并且占领了整座城市的80%地区,将留守的大明军队分割成两个狭长的口袋状,但是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斯大林格勒。此外,伏尔加河开始结冰,导致明军不能再通过船运送补给品给城中守军。尽管如此,马马耶夫高地附近的战斗和北部城区的工厂地带的战斗依然非常激烈。其中,炼钢厂、拖拉机厂和街垒工厂的战斗为全世界所知晓。当明军士兵与德军进行枪战的同时,工厂内的工人就在侧旁修复损坏的坦克和其它武器,有的时候甚至就直接在战场上修理武器。这些坦克往往直接从工厂的生产线上开到了战斗前线,甚至来不及擦去硝烟血迹。12月11日,德军以5个步兵师、2个装甲师和2个工兵营在宽5公里的正面上发起强攻。德军战斗队形高度密集,这给了明军炮火和轰炸机编队一个绝好的歼敌机会。在一天之内,明德两军为争夺每寸土地、每一座房屋,都进行了异常激烈的战斗,德军伤亡惨重。德军虽然在街垒工厂以南冲到达了伏尔加河岸,但部队已疲惫不堪,其攻势已成强弩之末,保卢斯被迫于次日停止了进攻,修整部队。明军的损失比之前大一些但仍处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战后根据明军方面统计,从当年8月到12月的战斗中,德军在顿河、伏尔加河和察里津的战斗中损失约70万人,1000余辆坦克,2000多门火炮,1400余架飞机。可以说德军已经打不动攻不动了,明军大举反击的时机到来了。最高统帅部自10月底开始准备大反攻,并持续向察里津地区秘密的大规模集结兵力。至12月中旬,明军在察里津地域城外的南北两侧的部队计有10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4个空军集团军和若干个独立军、坦克军和旅。共计143个师110.6万人,计15500门火炮和迫击炮,1463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50架飞机。当面的德军b集团军群共有80个师又3个旅,约100万人,10290门火炮,675辆坦克,1216架飞机。苏定方的策略是将德军继续牵制在城内,然后通过打击德军虚弱的外侧来将德军包围在察里津市区。12月13日,朱厚照批准了苏定方拟制的反攻计划,并亲自给这个计划取代号为“天王星行动”,这与针对德军中央军群的“火星行动”相呼应。该计划规定:西南方向明军由赵镇中将指挥,其任务是从顿河西岸的谢拉莫菲维奇和克利茨卡亚地域桥头阵地实施主攻,突破罗马利亚第3集团军防御,直插顿河东岸的卡拉奇;察里津集团军群由萧远山大将指挥,其任务是从察里津南面向西北突击,突破罗马利亚第4集团军防御,与西南方面军在卡拉奇会师,完成对德第6集团军的合围;顿河方向明军面军由罗浩文中将指挥,其任务是从察里津西北面向东南实施辅助性突击,掩护西南方向明军的主攻。反攻日期定为:赵镇军和罗浩文军为12月19日,萧远山军为12月20日。1)酷、%匠网唯)一*b正版,…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