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八章 血肉磨盘(1/3)

10月3日,明俄联军将德军一步步诱致察里津市外围防御地带德军从南面突进到伏尔加河。就在德军在察里津的“节节胜利”的时候,希特勒又蹦出来瞎指挥了。10月4日,希特勒免去了利斯特元帅的集团军群司令的职务,由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克莱斯特上将接任,第1装甲集团军司令则由麦肯森将军继任。这主要是因为,阿道夫下令利斯特元帅的部队去抢占油田,利斯特却且行动缓慢。而克莱斯特上任后,虽然竭尽全力,也无法再前进一步。因为冲击力丧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燃油。快没油了才去抢油,真不知道阿道夫是咋想的。眼看抢不成油,阿道夫只得从东普鲁士飞抵乌克兰的文尼察,召见了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上将和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命令他们于10月13日对察里津发起新的进攻,并决定从集团军群抽调9个师加强给第6集团军。阿道夫这种哪里打胜仗就从哪里抽调兵力去别处的做法,让德军在攻击莫斯科失败后,始终没能取得一场战略上的胜利。而在察里津德军尽管取得了不断的胜利,占领的城区越来越多,但是一片废墟和惨重的伤亡不是保卢斯想要的。他向阿道夫提出了放弃察里津,集中兵力抢占油田的建议。但是阿道夫坚决的拒绝了保卢斯,下达了全面占领察里津的命令。10月13日,德军开始攻城。而在此之前,德军-88式轰炸机用燃烧弹将市区炸成废墟,伏尔加河沿岸对察里津的水路增援也受到影响。保卢斯第6集团军担当主力,从城北实施猛烈突击。霍特第4装甲集团军则从城南推进,策应保卢斯在城北的主攻。明军杨守忠中将指挥的第62集团军和孟建章中将指挥的第64集团军继续按计划和德军展开巷战。10月14日,德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大明第62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双方逐街逐楼逐屋反复争夺。察里津变成了一片瓦砾场,城中80%的居住区被摧毁。在满是瓦砾和废墟的城中,明军第62集团军顽强抵抗,在城中的每条街道,每座楼房,每家工厂内都发生了激烈的枪战。攻入城中的德军死伤人数不断增加。尽管德军对伏尔加河东岸进行频繁的轰炸,但是在大明空军的拦阻和驱逐下,德国空军始终不能切断从这条通往察里津的供给线和生命线,反而是越打战机越少,越打力量越消弱。通过这条供给线,明军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兵力和物资的补充。为了巩固所占领的地区,德军不得不增加兵力。刚刚赶赴城中的德军士兵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军官也只有约三天的平均存活时间。德军的主要战术是各兵种联合作战,非常重视步兵、工程部队、炮兵和空军的地面轰炸的协调。这种战术对别的国家或许有效,但对大明军队来说,似乎没什么用处。因为只要德军炮兵轰击某处阵地,不出三分钟就会招来十倍的炮火反击。德国空军正和大明空军争夺制空权呢,在大明空军的拦截下,德国空军的能够执行轰炸任务的轰炸机越来越少。所以,现在德军攻进察里津的部队,只能靠步兵装甲兵逐次突击来攻克阵地。而城市作战是明军专门研究过的战法,贴身紧逼的战术是每一个明军指战员都掌握的基本战法。这就导致了德军的炮兵部队无法发挥远程攻击的优点,德军步兵白天攻占了一处阵地,夜晚就会被夺回,双方就在察里津城内展开了拉锯战。最开始德军还想利用坦克和装甲车助战,但是他们发现明军的坦克装甲车部队,比他们还熟悉装甲部队城市内作战的有效方法,再加上大明空军猎食者强击机的轮番密集攻击,给入城德军坦克造成重大杀伤,致使保卢斯麾下的装机部队几乎被打残,亟待补充。而明军则在废墟中建立用早已布置好的地下通道和攻势,时不时的从德军身后发起猛攻,以极小的代价歼灭众多德军有生力量。为此,不论是不得不请求大量增兵。这一次,阿道夫似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拿下察里津,他下令从各部队抽调兵力源源不断的送往察里津,这其中还有刚刚整编完成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