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七章 敦刻尔克(1/2)

古德里安一接到命令,便立即命令第10装甲师向敦克尔克前进,第1装甲师向加莱前进,第2装甲师向布洛涅前进。古德里安深知,他所在的集团军构成的从色当到法国西海岸的进攻线,已经切断了法军从北部南逃的退路。而北面博克的b集团军已攻占了荷兰及比利时东部,70余万英法联军主力的左翼实际上已处在德军的深远包围之中。眼下对方得以逃脱的唯一希望就在包括敦克尔克在内的法国北部的几个海港了。因此,他一定要迅速占领这几个海港,以彻底切断对方的海上退路。5月23日上午至24日,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先后占领了布洛涅和加来。24日下午,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已到达格拉夫林,离敦克尔克还有10英里了,而在其右翼的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也已到达艾尔-圣奥梅尔-格拉夫林运河一线。两支装甲劲旅只须再努把力,就可直取敦克尔克,而后继的几十个步兵师也正源源不断地跟进。古德里安等人踌躇满志,决心率领他们的装甲部队再打一个围歼战,将英法军队的数十万人马彻底消灭在滨海地区。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第19装甲军和第41装甲军同时接了装甲兵团司令克莱斯特发来的命令,要他们停止前进,并称“敦克尔克之敌将全部留给戈林元帅的空军去解决”。古德里安接到命令后,立即向克莱斯特提出了质问和抗议,但得到的最后答复是:“这是元首亲自下达的命令,必须执行。”其实这是希特勒担心装甲师团消耗过大而找的理由。于是,古德里安和莱因哈特只得遵命停在运河一线按兵不动,而眼睁睁地看着英法比盟军从敦刻尔克上船逃走。盟军利用这一转瞬即逝的喘息机会,得以实施从海上撤退的“发电机计划”,从1940年5月26日到1940年6月4日,从敦刻尔克先后撤出32.4万人,其中法军8.5万人,成为日后反攻欧洲大陆的主力。对于希特勒这一让人费解的命令,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成了一个难解之迷。一种说法认为,是希特勒故意放英国人一马,因为希特勒对英国人情有独钟,他曾说过:“他们那些人是有价值的人种,是我要与之媾和的人。”他这次放走英国人,是想给英国人一情面,为日后和谈留一条退路。另一种说法是希特勒对自己的装甲部队异常迅速地挺进感到不安,怕他心爱的装甲部队陷入敌军南北合围。但不管怎么说,希特勒在此是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它影响到日后对英国的入侵,并且使英国人以后在非洲和意大利能继续作战。但是在这个时空,阿道夫最担心的是大明参战,所以他要把一切后患清扫干净。他之所以下令要将英法联军全部包围,就是为了用着几十万战俘做筹码,和大名谈判的筹码。所以在这个时空的古德里安和莱因哈特没有受到任何来自统帅部的阻碍和干扰,于5月25日顺利的占领了敦刻尔克。英法联军的唯一生路被硬生生的掐断,而游弋在英吉利海峡附近的公海舰队立即兵分两路,一路杀向土伦港,一路奔向朴茨茅斯。意图截断法兰西舰队退路,挡住英国舰队的救援。通往敦刻尔克的道路上,人流滚滚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头。道路两侧被抛弃的卡车、火路边的沟里横七竖八的倒卧这着打死的士兵和平民的尸体。帝国空军的战机一**的飞来,向着路上的人群投弹扫射,直到打光了所有的弹药为止。哒哒哒,轰轰轰。人一排排的倒下,当这一波攻击过后,趴在地上的联军士兵爬起来继续前进,人们的目光是呆滞的,只是机械的迈动脚步朝着敦刻尔克走,因为到了那里坐上船就可以去英国,到了英国就可以离开这可怕的地方,就可以活着。他们扔掉武器装备,只背着背包往前走,道路上死去的战友和受伤的人伸出的手,都仿佛视而不见。在这个生死时刻,人性当中最丑恶的一幕被无限放大。情义和所有美好的情感在面临死亡考验的话时候,都变得无足轻重。一个满脸是血的小女孩坐在死去的父母身边大声哭泣,但她换来的是一道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