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八章 欲加之罪(1/2)

爱德华六世的去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的登基,暂时吸引了欧洲各国的注意力。也让除了德意志帝国之外的轴心国同盟的成员国,没有像德意志那样采取强硬的手段公然颁布反犹法令。这主要是因为大明帝国的皇帝在伦敦,虽然厚照没有就欧洲的形势发表任何看法,但是谁都明白,大明皇帝陛下定然是不满意的,只不过人家不说。但不说比说出来更可怕。各国暂时不敢跟着阿道夫折腾了,而且有了这样一个缓冲期,也让各国能够冷静下来仔细分析德意志的做法,这么一看就看出门道来了。一些新近加入轴心同盟的国家先后偷偷的开放边境,允许从德意志逃出的犹太人从本国过境转道大明。虽然表面上这些国家并没有指责德意志和阿道夫的做法,但是背地里做的事却已经说明,他们对阿道夫的理念产生了怀疑。轴心国同盟虽然看似不少但有多少是和阿道夫一条心的就不好说了。阿道夫自然也清楚这个情况,本来他的计划执行的很顺利,阿道夫可以借着反犹的浪潮,把更多的国家聚集到自己身边,彻底孤立英国法国和波兰。但是因为伊丽莎白的登基让他的计划突然出现了一个停顿。阿道夫焦急的等待着大明皇帝陛下离开伦敦,离开欧洲。虽说阿道夫和夏明翰有过协议,大明不干涉欧洲事务,但是你总不能再大明皇帝的眼皮底下就开打,那样做等于是撕破面皮,后果难料哇,阿道夫只得耐心等待时机。阿道夫能等,卡洛斯可不愿意等。他的弟弟斐迪南在华沙遇害这件事一直没有搞清楚,波兰向西班牙通报了调查进程,但始终没能查清幕后主使,也没办法给西班牙一个满意的答复。于是卡洛斯决定亲赴伦敦面见朱厚照,请求大明就此事进行斡旋。就在卡洛斯动身赶往英国的时候,大明皇帝恰好离开英国返回了大明。卡洛斯紧赶慢赶也没赶上和厚照见一面,卡洛斯对此很是无奈,他中途返回西班牙之后,前往柏林拜见了阿道夫。9r酷#匠网永:久免(费…看:小#…说@不久之后,阿道夫以轴心国同盟盟主的名义,邀请索别斯基赴柏林商谈解决斐迪南事件的解决办法。三国首脑会晤之后,阿道夫没有提出其他的要求,只是公开表明斐迪南遇害纯属犹太人组织的报复行为,要求索别斯基在波兰境内施行和德意志一样的法令,索别斯基当场予以拒绝,会晤不欢而散。事后,柏林日报大造舆论,声称波兰政府已经被犹太人所左右,波兰即将成为犹太复主义分子的大本营,是欧洲的最大隐患。索别斯基对此舆论嗤之以鼻,以索别斯基在欧洲的声望,纳粹的这种舆论诽谤攻势还不足以让所有的欧洲人相信。当戈培尔将这个不太好的消息告诉阿道夫之后,阿道夫已经等不及了。“舆论就是为战争提供一个合理的借口的,不管别人相不相信,这个借口已经有了,我们还等什么呢?等着所有人都相信吗?用不着,今后德意志用不着看别人的脸色,也不比问别人的意见,因为他们都不如德意志优秀,他们的思想已经僵化了,欧洲已经变成了不思进取的欧洲。这个局面必须打破,而我就是打破这个局面的人。戈培尔,从明天开始,舆论攻击转向索别斯基,就说他是犹太人的帮凶。他要将整个欧洲出卖给犹太人。”戈培尔:“我的元首,这样说有谁会信呢?”阿道夫:“不信就对了,当我们的军队攻占了华沙,波兰人一定会激烈的反抗,他们都是犹太人组织的。基调就是这样,怎么说你去想。”“好吧我的元首,我会让您满意的。”“你怎么做我都满意,我更看重的是我的将军们能不能让我满意。”大明正德二十六年二月,阿道夫在德意志帝国陆军总参谋部召开秘密会议,在会议上阿道夫公布了“波兰战役计划”,作战代号为《白色计划》。阿道夫在会议上签署了作战命令,至此德意志的战争机器悄然运转起来。德军总指挥部为隐蔽的突袭波兰,预先在两个方向上隐蔽地展开了部队。在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集结了由21个师编成的“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3集团军(司令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