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三章 最后的铁骑(1/3)

鞑靼骑兵是中世纪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是由由成吉思汗创建并由他的继承者完整保存下来的一支与众不同的骑兵部队,这支鞑靼骑兵没有欧洲传统军事思想的束缚,他们以辉煌的战绩,建立了世界上规模空前的宏伟帝国-蒙古帝国。金帐汗国作为这支骑兵部队的继承者之一,至今依旧完整的保留了鞑靼铁骑的战术和传统。鞑靼骑兵体格强壮,能适应战斗的需要;他们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这在中世纪的其它军队中是闻所未闻的。鞑靼铁骑取得作战胜利的基础不是数量而是质量。通常,鞑靼军队比它主要敌手的军队规模要小。成吉思汗组建的最大一支军队是他用来征服波斯的那支部队,人数也不过二十四万。后来他们用来征服俄罗斯和整个东欧及中欧地区的军队也从没超过十五万。简洁单一的组织体制是鞑靼军队的显著特征。标准的鞑靼野战部队由三个骑兵纵队组成。每个纵队有一万骑兵,大体相当于一个现代骑兵师,每个骑兵纵队包括十个千人队,每队千人;每个千人队包括10个百人队,每队百人。所有骑兵一般都是骑马作战,一旦马匹垮掉,一部分士兵就只好在骑兵部队的掩护下立于马后射箭。鞑靼骑兵的机动性在当时是举世无双的,他们一边作战一边行军,每天能推进八十公里,欧洲骑士单纯行军也只能完成一半路程。战马是鞑靼军队所向披靡的关键因素之一。与高大的欧洲马相比,鞑靼马矮小精壮,皮厚毛粗,耐受力极强,可忍受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所以鞑靼第二次西征敢于在东欧的冬季发动战事。鞑靼马能在雪地里觅食,士兵可靠母马的马奶充饥,这就降低了粮草补给的负担。鞑靼的行军、迂回、穿插、诈败等战术对战马要求极高,再有耐力的鞑靼马也吃不消,因此每个骑兵通常有四五匹备用马。一只典型的鞑靼军队里重骑兵大约占40%,轻骑兵60%。重骑兵主要用于突击,有必要也近身搏斗。鞑靼重骑最常见的铠甲是铁片甲,也有人穿锁子甲和皮革护甲。铁片甲本身可以抵御弯刀的劈砍以及弓箭和其他投掷武器的穿刺,但是刀剑能轻易砍断固定铁片甲的皮筋,连续多次的劈砍可能导致铁片甲崩裂。轻骑兵在鞑靼战术体系中非常重要,可以远射、诱敌、警戒、迂回包抄甚至近战,主要的打击手段是密集放箭。轻骑兵一般只戴圆型头盔,身体和马匹的护甲很少。轻骑兵使用的蒙古复合反曲弓(弓背由木材、牛角和肌腱复合制成)的性能比欧洲当时最好的英国长弓(榆木或紫杉木制成)还优越。鞑靼弓拉力至少166磅,有效射程320米。鞑靼重骑和轻骑使用的近战武器都是弯刀,在阿拉伯弯刀基础上改良而成。刀身小而轻,有很好的曲度,更符合力学理论。“弯刀接触敌人身体会沿着刀刃曲面滑动”,不会砍入身体而拔不出,劈到铠甲不易被震飞,因此可以连续劈砍。轻骑兵还携带一种带钩的矛或枪,可以用钩把敌人拉下马。由于枪头有钩,刺入敌人身体不会太深,容易拔出。在鞑靼与欧洲联军的交战中,鞑靼先以少量轻骑兵诱使欧洲骑兵追击,随后鞑靼骑射手从两翼包抄追击的欧洲骑兵,并不断向欧洲骑兵发射箭失,杀伤欧洲骑兵。这时,待命的鞑靼重骑兵向欧洲骑兵发起冲击,而由两翼包抄的鞑靼骑射手对欧洲骑兵完成了合围。由于之前不断受到鞑靼骑射手的杀伤,欧洲骑兵队形已经散乱,被鞑靼重骑兵击溃。这时欧洲骑兵的左右两翼后方已经被鞑靼骑射手包围,导致无法撤退。前方又遭遇鞑靼重骑兵冲击,因而全军崩溃。可以说鞑靼铁骑是这个时代骑兵的巅峰,其战术和组织指挥技巧已经发乎到很高的境界。但是,当面对装备了大量自动武器,并有装甲战车和火炮的大明军队之后,这种装备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