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南苑疑云(一)(2/3)

哈,吴承恩唱念做打俱佳,把众人逗得大笑,这改良版的经典童话搞笑的成份多于言情。就在众人笑闹的时候,杨廷和走了进来,朱厚照连忙站起身来让座。“师尊,您这身打扮甚是威武,只是这靴子应该换换,秀荷将孤的战靴拿来给师尊换上。”“呵呵,又不是上阵打仗,还要换战靴呀。哎呦,这战靴真漂亮,好家伙够沉,这是镶的甲叶子吧?”“是啊。师尊您看,这战靴前后和脚底都用钢片包裹,绝对不会伤到脚底,必要的时候一脚踢出至少踢掉敌人满口牙。怎么样厉害吧。”“嗯嗯,不错不错,只是行猎危险不要离开大队才是。”“师尊你就放心吧,孤没事的。”嘟嘟嘟,围猎开始的号角响了起来,各军已经就位。轰赶猎物的将士们已经钻进深山,弘治帝身披金甲,头戴金盔跨上枣红马,来到众人面前,朱厚照也是一身铠甲紧随其后。“陛下威武,太子殿下威武!”众军齐声呐喊,气势高涨。弘治帝哈哈大笑举手高喊:“围猎开始。”众人打马奔出各自奔向目标,朱厚照领着侍卫催马扬鞭而去,那英武的身姿让弘治帝看了连连点头欣慰不已。他身边的兴献王朱祐杬也连连赞叹:“太子虽然只有十岁,但龙凤之姿已现,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啊。”“呵呵,祐杬谬赞了,怎么厚熜没来?”“哦,今天是国学馆第二期新生大考,厚熜被唐祭酒留下监考了。”“厚熜也是很不错的,他和照儿兄弟情深,将来定是照儿的左膀右臂,看到他俩的样子朕从心里喜欢。”“这还不是皇兄照顾,殿下提携嘛。不然的话厚熜也不会如此懂事啊,皇兄,我们也去打猎吧。”“好,今天你我兄弟看看谁的猎物多。”“自然是皇兄喽。”“哈哈哈哈……”离着弘治帝和朱祐杬很远的地方,一位年轻的皇族子弟冷冷的看着说说笑笑的弘治帝和朱祐杬,轻轻的哼了一声。看_正/版章节上√。酷|匠@网“王爷,我们也去打猎吧。”“走。”青年王爷狠狠说出一个字之后,催马奔出冲向猎场。所过之处不论是什么猎物不是被射的和刺猬一样,就是被那位王爷挥刀砍成两截。这一幕让弘治帝看在眼中眉头一皱,他对朱祐杬说:“宸濠这是怎么了?为何如此暴虐?”朱祐杬摇摇头说:“不知原因,只是如此暴虐终究不好,皇兄应该管管了。”弘治帝所说的那个青年王爷,名叫朱宸濠,宁王是他的封号。宁王朱宸濠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五世孙,即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的后裔。起初,封为上高王。弘治十年袭封于南昌,弘治十二年袭封宁王。说起这宁王一系第一位王爷朱权,那也曾经是响当当的一代权王。其封地在大宁,也就是现在的内蒙宁城那里。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于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是大明建国初期的一处边关重镇。当时朱权领甲兵八万,战车六千,麾下朵颜三卫骑兵骁勇善战。后人曾评价曰:燕王善战,宁王善谋。也就是说朱棣善于打仗,朱权善于谋略。后来,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时,为谋得大宁诸军的助战,用计挟制宁王朱权,使大宁边军俱听其指挥,朱棣还哄骗朱权:“事成,当中分天下。”朱棣即皇帝位后,宁王要求改封苏州、钱塘等南方富庶的地方,均遭朱棣拒绝,宁王与皇帝间的矛盾由此而生。朱权死后,其孙朱奠培嗣位,因“增造宫殿及派岁禄于进府县,奏请南昌城内东、西二湖”,被时任左布政使的崔恭抵制而生怨恨,“遂劾奏(崔)恭不法,恭与按察使原杰亦奏奠培私献惠二王宫人,逼内官熊璧自尽。按问皆实,遂夺护卫”。这意思就是把宁王朱奠培的护卫削去,改为南昌左卫。这一举动使自朱权以来,历代宁王与朝廷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大明朝从永乐皇帝开始一直到弘治帝,对宁王一脉的态度是很复杂的,其中猜忌和防范是必不可少的,而宁王一脉对皇帝的态度则是表面恭顺内心憎恨。这次朱宸濠是借着袭封宁王进京谢恩的机会来到京城的,恰好赶上了秋围,所以朱宸濠才能够出现在弘治帝面前。他也是故意做给弘治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