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四章 镇国利器(下)(1/2)

接下来厚照有亲自体验了另外几种装备,分别是63式水陆坦克和63式履带式装甲人员输送车,也就是装甲战车。63式水陆坦克于1963年起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款水陆坦克的形体较大,各连接处密封良好,炮塔座圈处有橡胶密封装置,坦克在水中行驶进有足够的浮力。其动力装置为水冷柴油机,传动装置为机械式,悬挂装置为扭杆式,水上推进装置为喷水推进式。火控及观察瞄准炮塔电传动装置和车长、炮长观察瞄准仪器该坦克具有较强的火力,较好的机动性能特别是两栖性能和适当的装甲防护能力,主要用于强渡江河和沿海地登陆与反登陆作战;摧毁敌滩头阵地防御设施,消灭敌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协同步兵作战,实施火力支援,适宜在多河流、湖泊、沼泽和水稻田等水网地区执行战斗和侦察任务。该坦克在半球形的炮塔体上装有1门62-85式85毫米坦克炮,采用电动方向机可无级变速,能快速调炮,高速转移火力,亦可低速精确瞄准,还可实现车长操纵炮塔。车内携带炮弹40发。该炮右侧装有1挺59式7.62毫米并列机枪,左侧装有1个63式坦克炮瞄准镜,指挥塔上装有1挺59式12.7毫米高射机枪。这款坦克是针对大明南方水网地带的地形特点设计制造的,将来主要装备西南和东南军团,和59式坦克形成高低搭配的架构。同时也是为新成立的,直属于四大舰队的帝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准备的标准装备。63式水陆坦克虽然比59式坦克低了一个层次,但是在日本97式坦克的面前也是一个不可战胜的存在。也就是说,如果大明和日本开战,根本不用59式坦克出战,单凭63式坦克就可以完孽日本97式坦克。整整一代的差距,不是那么好弥补的。大明的陆战装备,小到步枪大到火炮坦克全部都比丰臣秀吉的先进一代,单从装备对比上来说,丰臣秀吉已经不可能在陆战中取胜,唯一有取胜把握的就是海军,还得是丰臣秀吉耗尽能量值才可以传送到这个时空的中国清朝时期的日本海军。不过大明海军现在正在加紧建造铁甲战舰,至于大明和日本海军谁强谁弱,还有待实战的考验。除了63式坦克,还有63式履带式装甲战车。63式装甲战车,是中国陆军第一代履带式装甲战车。自装备部队后,填补了中国陆军步兵装甲战斗车辆的空白,其简洁实用的功能深受部队欢迎,首批国产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于1963年设计定型,命名为63式装甲输送车。该型车长5.476米、宽2.978米、高2.563米,全重12.6吨,载员13人,公路最大速度60公里/时、最大行程500公里,水上浮渡速度6公里/时。该车体由高强度装甲钢板焊接而成,动力传动装置右前置,驾驶员位于左前部,车辆后部为载员舱并开有后门供载员出入,开有顶窗。63式装甲输送车采用了无托带轮布局,每侧有4个直径760毫米的单负重轮,还装有两个摇摆式液压减震器。事实上,这一时期的中国陆军所有国产装甲车辆,包括59式中型坦克和63式水陆两用坦克,无一例外都采用无托带轮布局,63式装甲输送车也传承了这种设计思路。63式装甲战车的基本型武器是1挺12.7毫米大口径机枪。63式装甲输送车的服役,使每一支装备59式主战坦克和63式水路坦克的解放军精锐部队的步兵,都能够乘坐装甲输送车与坦克并肩作战。厚照照此方式装备大明陆军,使得大明陆军一步跨入了装甲机械化陆军的时代,起点非常之高。可以说其他国家花费百年时间才能做到的这一步,而大明却在厚照借用系统优势的情况下一步就位了。试想一下,在宽阔的战场上,59式坦克在前迅猛突击,成群的63式装甲战车携带大量步兵紧随其后,在这个时代哪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与之抗衡。就算有那又是什么结果呢?那只能是尸山血海,全军覆没的下场。厚照满意的在验收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又加盖了玉玺之后,他郑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