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大国崛起的代价(1/2)

厚照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之后说到:“千百年来,我中华无数仁人志士无不为中华崛起而尽心竭力。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做了不少尝试,也付出了很大代价。这些天我一直在想,如果我凭借系统的优势,直接灭掉日本,占领东南亚,四处扩张可不可以?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样的强国能够持久存在吗?不能!元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元朝建国之初是一个地跨欧亚大陆的庞大的帝国,但是元朝存在了多久呢?从成吉思汗建国到元朝灭亡,传五世十一帝,历时才九十八年,连一百年都不到哇。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竟然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消亡了,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很多,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个大国崛起都有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每个大国崛起的道路也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也有很多共同点。”“第一,大国崛起都经历了思想解放的历史过程,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英国的崛起经历了早期的新教运动,为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大国崛起都是以体制创新为条件的,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根本上改造了传统的封建体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体制则是在英法资本主义体制上进行了新的创新。第三,大国崛起都是抓住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英国抓住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标志,美国则在电力为标志第二产业革命中占得先机。同样,在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美、日又居于先导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大国崛起往往是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第四,大国崛起都是以经济的强盛为基础的,没有经济的支撑很难成为世界性的大国。第五,大国崛起与文化复兴和软实力的增强也是分不开的。”●酷匠。网首@#发“我深深以为,中华若要崛起,也必须经历适合自己的过程。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历史的教训还在于:所有企图靠战争来征服、压迫和掠夺其他国家的大国,其结局总是和他们的愿望相反。西班牙试过,但是失败了;法国试过,拿破仑试图创立世界帝国,也失败了。德国试过,日本也试过,特别是希特勒试过了,却输给了美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已被近、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并且已经成为人们思想上、理论上的共识。科技在一个国家兴起中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说科技在一国的兴起中,起着决定作用,那就有点言过其实。无论是在曲折蜿蜒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还是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都存在着一些悖论现象。这是因为有些时候科学技术的进步并未能推进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并未引起生产力的任何革命:发明火药,曾只是用来做花炮,放焰火,供消遣之用。而别的国家却学了去开矿山、修隧道、造枪炮,发展经济与国力,最后使中国饱受人家炮火的“洗礼”。发明指南针,曾主要用来看风水,光宗耀祖;而人家却学了去开辟新航道,发现新大陆,发展世界贸易,最后用廉价商品这门重炮轰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在十四世纪已发明了焦炭炼铁术,据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考证,这在科技上已具备十八世纪英国产业革命的主要条件,“但这场潜在的革命却无疾而终”。清代经鸦片战争后,统治者看到了坚船利炮的利害,发起了洋务运动,建立起现代工业,但清政府并没有改变坍塌的命运,中华民族也没有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还有一种情况是,生产力的发展并没有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本是从“明治维新”逐步走上强国之路的,而“明治维新”并不是科技维新,而是制度维新。战后西德经济的快速繁荣,首先不是来自科技的繁荣,用西德经济起飞之父艾哈德的话说,是“来自竞争的繁荣”,而竞争问题,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制度问题。这两个例证表明,科学技术固然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它却不能自发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