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 胜利大阅兵(上)(1/2)

正德六年十月十八日,大明百姓期盼已久的胜利大阅兵在承天门(据《正德大帝传》记载:“大明正德六年十月十八日,上戎服御承天门,文武诸大臣候于桥东。鞑靼被俘军兵及酋首计一万五千人,反绑双臂,背负鞑靼达延汗王旗,自长安左门入。献俘御前毕,复出长安右门,金鼓之声彻于紫禁城内外……”从这条史料看,鞑靼俘虏是从长安街东侧的长安左门进入,沿长安街通过承天门之后从长安右门出。这应该是从厚照开始,大明历次对外战争获胜后举行大阅兵的固定的一个行走路线。也是从厚照开始,皇帝本人着登临承天门,戎装佩剑与文武百官参加奏凯献俘仪式,成为大明帝国最隆重的庆典,而每年的十月十八日,则成为大明帝国法定胜利日。胜利大阅兵是在承天门前面的广场上举行的,这个广场够大,而且两侧的宫门也十分宽阔,足以容纳十辆战车并排通过。这一天,京城城百姓以及各学院的学子们,早早的来到承天门的广场上,怀着激动的心情等着观看阅兵。身着新式军装的近卫军士兵,已经在广场上布上整齐的标兵线。而受阅部队在总指挥仇钺的指挥下,排成整齐的方阵。阅兵还没开始,受阅部队的亮相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惊叹。承天门前观礼台上的各国使节,被大明受阅部队的威武军容所震撼,他们一个个站起身来翘首张望,相互打听着那纷飞的战旗所代表的含义。嘹亮的军号响起,两千近卫军在李定国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广场。他们那一身金色的铠甲、火红的军装、以及铠甲上闪闪发光的勋章,告诉人们这是陛下的亲军,也是一只功勋卓著的部队。在队伍的最前面,李定国高举着大明帝国国旗,身后是萧远山和马孟奇。这俩小子肩上的一颗金星表示着这俩已经是少将军衔,已经迈入了将军的行列。两千近卫军军的脚步踩在一个点上,所有人只听到咵咵咵的声音,喧闹的广场上顿时鸦雀无声。“正步---走!”唰,随着李定国的口令,萧远山和马孟奇抽出指挥刀擎在面前,帅气的动作引来一片惊叹。两千近卫军手持连珠铳由齐步改为正步,两千双马靴整齐的砸在青石地面上发出空空的声音,一排排雪亮的刺刀如浪潮一般一**的平行推进。当他们来到广场中央的旗杆面前时,两千近卫军随着一声口令,齐刷刷立定。整个队形丝毫不乱,犹如钢浇铁铸一般钉在原地。哗,掌声如潮。“大明威武,陛下万胜!”震天的呼声响起,百姓们为自己有这样的军队感到无比自豪。各国使节也禁不住站起来羡慕的看着两千近卫军。号声嘹亮,礼炮轰鸣,大明帝国皇帝陛下朱厚照走上了承天门。“陛下万岁!”又是一阵山呼海啸。“升帝国国旗,奏帝国国歌。”厚照身前有很多铜制的大喇叭,可以把他的声音传向四方。李定国正步来到旗杆下,将帝国国旗系在绳索上之后,缓缓拉动绳索。帝国国旗展开缓缓升起并逐渐展开。所有的人都挺身肃立,将右手放在胸前目视国旗。“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广场上所有的人,随着皇家歌舞团万人合唱团的声音齐声高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茉莉花呀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随着隆隆的炮声,所有人望着迎风飞舞的帝国国旗,齐声高唱《好一朵茉莉花》。厚照流泪了,他仿佛看到那些为国捐躯的部下们,老友们出现在云端和他一起高唱。李东阳、谢迁、刘健再也坐不住了,他们挺起胸膛起来,用苍老的声音唱起国歌,广场上的军民也用最大的声音唱出了他们心中的激动和自豪。杨廷和:“这首国歌选的好哇!看看那些军人热血澎湃的表情,看看民众们万众一心的气势,再看看那些耄耋老人挥舞的手臂。陛下,我真羡慕他们,羡慕他们有你这样一位君主,能够把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