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一章 封狼居胥(1/2)

不儿罕山在现代叫做肯特山,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东侧,是蒙古圣山。相传不儿罕山是蒙古帝国的发源地,根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葬于不儿罕山起辇谷。而且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死后也是葬于此山,成吉思汗本人亦多次受此山荫辅躲过大劫,他终生酷爱此山。每逢重大事件,必进山朝拜长生天,获得内心平静,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所以达延汗到了这里,就等于是回到了老家。不论是不儿罕山还是肯特山,知道的人不一定很多。但是提到“封狼居胥”,知道的人一定不少。《汉书?霍去病传》曰:“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虏)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这意思就是说,在西汉汉武帝元狩四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余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霍去病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后,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随后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这是汉民族对外战争史上的伟大的胜利,史称“封狼居胥山”。后来,封狼居胥就成为中华武将最高功勋的代表。“狼居胥”有可能是“狼居穴”的误读,也就是狼族的老巢的意思。因为山上有很多狼穴存在,而故此得名。经后代历史学家考证,狼居胥山就是不儿罕山。现在达延汗和满都海的大队人马,刚刚走到不儿罕山山脚下,就听到从东西两个方向上传来惊雷般的马蹄声。狼烟冲天而起,大地在不停的颤动,鞑靼部众人人变色,上万头牛羊也吓得四散奔逃。常胜:“哈哈,我们追上达延汗啦。兄弟们,生擒达延汗!”“生擒达延汗!”三万大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三万铁骑如波涛翻滚一般汹涌而来。/看正:版章节上~酷匠@网徐劲松:“哇呀呀呀,那是谁呀,跑得比我还快,这是抢功啊!兄弟们加速,生擒达延汗!”“生擒达延汗!”徐劲松的一万铁骑如狂风一般扫过草原,向着达延汗席卷而去。达延汗:“长生天,你抛弃你的子孙了吗?勇士们,死战!满都海,快走!”达延汗率领八千老弱迎着向明军。嘟嘟嘟,牛角号响起,格哷森札札赉尔的三万喀尔喀精锐,恰在此时赶到了不儿罕山。本来是敌弱我强的局面,迅速被扯平。徐劲松气得大叫:“这帮鞑靼骑兵是从哪里钻出来的?连珠炮,射击!”吞吞吞,徐劲松的骑兵果然训练有素,连珠炮小组居然能在奔跑的战马上射击。虽说这样子弹散布较大,但是连珠炮本身就是针对大集团密集阵型而设计的,面对三万喀尔喀骑兵的密集队形,那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格哷森札札赉尔的三万喀尔喀精锐没见过这样的武器,依然按照传统战法采用密集的冲锋阵形杀向徐劲松。因为徐劲松的人少,所以格哷森札札赉尔选择先吃掉徐劲松,但是他万万没想到,人少的徐劲松却是火力最凶猛的。上百架连珠炮同时射击,再加上明军骑兵用短管连珠铳不停地射击,那密集的弹雨,刮起了一股死亡的暴风骤雨。达延汗大叫:“不要挤在一起,散开散开!快速冲过去和他们肉搏,快冲!”咚咚咚,数不清的迫击炮弹带着呼啸声从天而降,达延汗的八千老弱被炸得血肉横飞。常胜虽然没有徐劲松那么变态,但是在他的骑兵队伍中,确有能在马背上发射炮弹的迫击炮手,那炮弹打得就像扔手榴弹似的利索。炮手们把炮筒子夹在胳膊肘上,那角度啥的随时调正,打的是又快又准。达延汗的八千老弱残兵,就和下饺子一样噼里啪啦的直往地上栽。达延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