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互市(1/2)

晓月大肆收购茶叶的消息传遍宣永,人人都称赞晓月做事大气仁义,纷纷把积压的茶叶低价卖给晓月,有的大买卖家在收回成本之后,干脆把多出的茶叶送给了晓月,还一个劲的感谢晓月的仁义之举。晓月申请商业贷款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此举起到了极好的示范作用,很多资金周转不灵的商家纷纷去皇家工商银行宣府支行申请贷款,刚刚成立的皇家工商银行一下子打开了局面,业务量迅速增加。正德三年秋,宣府、大同、延绥三处同时开放互市,互市自然不能选在镇城里面,而是在城外选址建起专门的互市区,并驻有官员和军兵维持秩序。当从此路过的牧民发现了这个情况之后,纷纷赶着牛羊来到互市区内进行交易。在此之前大明都是采取封锁的态势,只有当鞑靼大规模进犯之后才开互市,鞑靼大军一走就关闭。这也造成了鞑靼想要和大明交易,就先打和大明打一仗的固定模式。如今还没打仗大明就开互市了,还是同时开放了三处,这实在是让附近的草原各部欣喜若狂。在得到消息之后,各部组成庞大的交易团队就近赶往三处互市地点。酷匠*网首(发(让他们更为惊喜的是,那些好看的绫罗绸缎、珠宝玉器、草原勇士喜欢的烈酒、不可缺少的茶叶都敞开供应。往常被视为废物的羊毛居然也可以用来交换,部众们惊喜莫名,纷纷劝大明商人不要收羊毛那些废物,都愿意用好马和健壮的牛羊交换。大明的商人告诉他们,好马要,健壮的牛羊也要,羊毛更要。有多少要多少。这样一来,牧民们反倒对大明商人亲热的不得了。废物都能换来这么多好东西,牧民们觉得大明的商人真是太可爱了。在互市上一种叫做茶砖的东西倍受青睐,一是比茶叶便宜,二是分两足,一块茶砖足有一斤多,压得很瓷实,而且耐储存不会变质。这样的好东西居然也是敞开供应的,不少牧民把自家的牛羊好马全换成了茶砖,这样就不怕冬天喝不到茶了。茶对草原部族来说就和盐一样不可或缺,草原上没有青菜,多吃牛羊肉,没有茶来解除油腻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是不行的。所以茶叶一直是互市的紧俏商品。当然也有不满意的,那就是盐、铁器互市上用于交换的铁器无非也就是铁锅铁铲啥的。这些铁器都是皇家制造厂所属的那些铁匠作坊按照要求制成,也就是说即使鞑靼人换回去成堆的铁器作为原料,凭他们的冶炼技术也炼不出好钢来。盐全是一斤一袋的小包装,粮食也是十斤一袋的,而且这三样全是大明官方直营,只能用战马交换。而且交换的牧民的详细信息都要登记在册,比如是哪个部的,聚集地在哪里,谁是首领,有多少部众等等。这些信息汇总之后,极大的丰富了设在宣府的大明皇家安全局北方局的资料库。牧民们对盐铁和粮食限制交易颇有微辞,但是在被告知互市是常设的之后,也就无所谓了。普通牧民想不了那么多,只要能多换些生活用品,够一家老小生活所需就行了。随着互市的开放,越来越多的草原部族赶往这三处互市区进行交易,一时间互市区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常。牧民换到了所需的日常用品,大明商人换来了数不清的羊毛和牛羊。战马属于军事物资,除了官方收购的之外,其他商人们把交换来的战马上交官方,换来免税单或者金边银边的本票,同样赚的是盆满钵裕。总之,不管是大明商人还是牧民都很满意,而且从大明南方运来的珍珠玛瑙等等这些五彩斑斓的宝石,首次出现在互市上,也换回了大量的战马和牛羊。大明商人们和官营商家都尝到了互市的甜头,可谓皆大欢喜。呼伦湖,唐朝时称俱伦泊,辽、金时称栲栳泺,元朝时称阔连海子,明朝时称阔滦海子,当地牧人称达赉诺尔(蒙古语意为“像海一样的湖泊”)。围绕着呼伦湖是一片辽阔的大草原,这里就是现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里是成吉思汗的根据地,历次征战都是从这里出发的。可以说呼伦贝尔是蒙古族的发祥地,也是蒙古族的摇篮。在一处高出草原很多的山岗上,一座巨大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