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九章 民心所向(1/3)

巡抚衙门后堂内,梅翡亲手将茶碗递到朱厚照手中。在梅翡身边很多文官、武将随着梅翡的手势将自己的双手送向前方,仿佛每个人都端着一碗茶一般,朱厚照看着大家的样子开心的笑了。这些人中的文官都是出自国学馆,武将皆是军事学院毕业生。在他们的心目中,十几岁的朱厚照不仅是当今大明的皇帝,还是他们敬爱的师长。他们没有说什么阿谀奉承的言辞,只是热切的看着厚照。那动作是无意中的也是发自内心的举动,朱厚照觉得到了这里才有了到家的感觉。“呵呵,坐吧,都站着干嘛,显示你们个子比朕高吗?”“哈哈哈~~~~~”朱厚照很会调节气氛,一句话就把众人心中的紧张消散得无影无踪,众人觉得又回到了和那位太子殿下同吃同住,共同读书训练的日子,很多人悄悄擦起了眼泪。厚照看着自己面前一位身材雄壮的将领说:“江夏,皇家军事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弘治十六年调入永宁军,历任巡检、副将、参将,现接任江彬为永宁总兵。不错,江彬对你赞誉有加,说你是智勇双全之人,极力推荐你接掌永宁军,如今看来他的眼光不差。”“殿下,呃不是,陛下!学生一直不敢忘记先帝和陛下当年的教诲,学生愿将这一腔热血献给陛下,献给大明军队。”“你是朕的好学生,也是军事学院的骄傲,你的战绩已经编入学院教材,你已经成为你的学弟们的楷模。你没有辜负朕,朕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有你这样的将军而骄傲。”江夏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这位昂藏大汉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能够获得既是陛下又是师长的赞扬,是江夏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为此他严格要求自身,一丝不苟的贯彻了朱厚照“将为军之表率”的思想。他对待士兵亲如兄弟,士兵的冷暖他时时记在心头,可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却近乎严苛。梅翡屡次劝他不要那么古板,但是江夏却始终如一,每次都会回答:“江夏不敢忘记陛下教诲。”梅翡曾经多次向朱厚照举荐江夏,每次都会说一句话:“江夏堪称军中楷模,将官表率。”江夏的战绩也是不俗,自从常胜走后,宣府每与鞑虏交战,江夏必定亲率永宁铁骑奋勇作战。不到三十岁的江夏,身上的伤口有几十条之多,这还是永宁军的战甲防护力强劲,否则的话怕是得有百十条了。朱厚照站起身走到江夏面前,轻轻解开他的军服纽扣,扒开他的衬衣将他转身面向众人。江夏身上的伤口很多,而且都在胸前和腰部,这在永宁军是人所共知的。如今大家再次看到那一道道狰狞的伤痕,心中总能想象出江夏驰骋疆场酣战不止的样子。朱厚照指着江夏的伤口说:“这是什么?这是勋章,这还战绩,这是荣耀,是大明军人的荣耀。我大明自立国以来,多少好男儿奔赴疆场浴血奋战才换得大名的安宁和强盛。而大明的将士们过得怎么样呢?”朱厚照亲手替江夏扣好衣襟,示意他坐下。“不用朕说大家都清楚,军户屯田开始是好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诸多弊端也显现出来。九边还好一些,内地以及沿海各卫所的军户们几乎成了上官的家奴。一人从军世代为军户堵住了多少有才华的人前进的脚步,摧毁了多少人的进取之心。军户如此,匠户何尝不是如此。朕设置宣永特区就是为了打破这个壁垒,毁掉这也没用的规矩,建立一个催人奋进的制度,这也是朕把你们这些学子派到这里来的原因。”朱厚照一指坐在没费身旁的文官们。“于长利、侯文清、司马建,你们三人是国学馆第一期毕业生,如今最小也是一县之尊。朕要问你们如今你们心中还有门户之见吗?”三人站起身来齐声回答:“臣等在没有门户之见,臣等和军户匠户一样都是大明子民,陛下的子民。”“很好,朕的新政马上就要开始了,就从这里开始,从你们开始。朕不讲什么众生平等,朕只想让大明子民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想让大明子民每个人都能挺起胸膛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人!”“臣等愿为陛下尽忠,愿为把大明子民变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