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平息(3/3)

老孙在一边心花怒放地站着,等梁六爷骂完了,他凑到六爷跟前说:“老董已经被带往县衙去了,六爷您丢的钱是在他床底下发现的。他屋里还有个箱子,箱子锁着呢,不知道里面还是不是有别的东西,六爷您看看是不是打开看看?”

“把他屋里的东西全部给我弄到运河边上烧了,任何东西都不能留。那个箱子直接烧了,谁也不能打开!谁要敢是打开看,就他娘的连他也烧了。我大哥英名一世,怎么家里养了这么群东西。”梁六爷骂完以后,咣当一声关上门,不出来了。

蒋捕头和老孙站在门口,面面相觑,相互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然后离开了。老孙把蒋捕头送出了府门,然后他找了几个人把老孙屋里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清理出来,又按照梁六爷的吩咐都这些破烂弄到运河边,然后浇上桐油,一把火烧干净了,连同那个藏着梁夫人裹脚布的箱子,最后只剩下一个黑不溜秋的铁锁混在一团冒着热气的灰烬里……

第二天,临城又发生了下面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县衙门口和临城的街巷口,来往人多的地方,都张贴着大幅的告示。告示白纸黑字,上面先是长篇累牍地介绍了梁五爷一生的功绩,然后简单概述了这次梁五爷遭此横祸实在是由于奸人老白的不义之举,告示还说梁家已经查清楚两年前收取的不该收的租子,并且这两天就如数奉还。告示的末尾还说县衙要组织临城德高望重的士绅给梁五爷修碑立传,还要把梁五爷的功德写入临城县志,以供后人景仰。

第二个是刘县令批准给梁夫人立贞节牌坊,牌坊要做到临城史无前例的最高最大,乃至要全省第一,以宣扬梁夫人的德行,临城的妇女都应当以梁夫人为楷模,持家有道,提高德行。

第三是运河边上有了难得一见的游街示众的宏大盛况。老董被锁在木笼囚车里,早晨开始游行,转遍了临城的大小街巷,直到太阳了才结束。老董被打的遍体鳞伤,尤其他的嘴,被打的肿起很高,撅撅着,如同猪嘴一般。

县衙的人后来在赵记茶馆喝茶的时候说,老董被押回县衙之后,骂了一路子,骂老孙,骂老白,骂梁六爷,后来连梁五爷和梁夫人都骂上了。骂声太大,让刘知县听见了,刘知县气得火冒三丈,让几个捕役轮流掌老董的嘴。

刘知县生气了那还了得,县衙里几个捕役车轮一样挨个上,两尺长三寸厚的枣木板子都打断了,老董的牙齿被打得各处乱飞,终于被打得没有动静了。老董被押上囚车木笼游街的时候已经是半死不活,这人毛病虽然不少,但是极其要面子,整个游街过程中,眼睑都低垂着,任由周围的鸡蛋、果壳、口水、和垃圾潮水一般丢在脑袋上。

又过了两天,老董被发配到边疆割草放羊,边疆遥远,光走就得走半年。老董走后,再也没回来过,有人说他放羊时被狼给咬死了,但是谁都不知道是真是假。

再后来又发生了几件事:先是老孙成了梁家的管家,原来穿的破破烂烂的老孙也开始长袍马褂,在运河边上趾高气扬地收房租,去赌馆,逛群芳楼。过了不到一个月,刘知县调任东昌府知府,有人说他为了谋这个差事不仅把祖传的玉如意都搭上了,梁六爷离开临城去省城的时候兜里还装着厚厚的一打银票,据说都是刘知县送的。快到年底的时候,临城人都说梁六爷跟着巡抚大人去了京城。

没变的的是运河边上的赵记茶馆,每天还是有很多人到这里继续喝茶,从南来北往的客商那里打听各地新奇的消息。

梁家发生的事情看似平息了,但是茶余饭后,梁五爷的事还不断有人提起,县衙的告示没有说清楚梁五爷的辫子为什么没了,梁夫人死的多少有些蹊跷,更让人搞不懂的是翠花到底去了哪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