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激辩1(2/3)

事很多随从都能证明此事。”

梁六爷嘴角上翘,以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情看着他。刘知府接着往下说到:“梁老六给我出主意,让我赶紧想办法把小和尚正一从临城押往东昌,到了东昌府我的一亩三分地什么事情都好说了,要么让正一改口供,实在不行就要了他的命,免得招惹是非。他反复告诫我说你福大人和常大人关系素来不和睦,一旦等到您老到了巡抚任上以后再处理此事就来不及了。”

福汉吩咐人把那次陪刘知府去京城的马车夫还有几个随从都带到了公堂上,让他们辨认了一番梁六爷,他们都承认那次确实去跟前这位爷的府上,刘知府也确实给这位爷准备了不少的礼物。

“梁六,您有什么话说?”

梁六爷点了点头,咳嗽了两声,清清嗓子说:“去年除夕夜,他们一些确实去京城找过我。他们等候在我家门口,我从外面回来的时候遇到他们。我把这个姓刘的带到了家里,其他人都候在了府门外头。到了我家里以后,姓刘的说正巧他到京城办事,事情办利索了,便顺便来看看我。家乡的父母官来了,我总不能让他吃闭门羹吧?刚才他们说的也没错,姓刘的确实往我府上放了些不知道作何用处的西洋玩意,当时刚下过雪,他说路湿滑得要命,他说那些东西不好带回去,先寄存到我这里。前几天我看他总也不来取,已经把那些东西我都登记在册,禀告常大人以后,封存在户部衙门的西厢房里了。福大人如果不信可以这就去派人查看。”

福汉将信将疑地看着梁六爷。梁六爷不以为意,冷笑着看了看刘知府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这个怂包蛋向来就没说过真话。福大人,他刚才说我告诉他,说您与常大人向来不睦势如水火,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我这次回山东之前,找常大人告辞时闲扯了几句,话里话外,听常大人的意思您二位素昧平生,连面都不曾见过,既然如此,又哪里来的势如水火呢?”

福汉点了头说:“这话不假,我跟常大人还真不认识。”

刘知府一时之间哑巴吃黄连,他拼命地想每个细节,他想起来他后来第二次派自己的亲信到过梁六爷府上,还带回来了梁六爷亲笔写的封信,有了这封信在,不怕他姓梁的不承认。

刘知府在他给福汉递交的万言书里提到过这事,巡抚衙门事先也已经把去京城的亲信传来,并且还找到了梁六爷写给的刘知府的回信,一并带了回来。

福汉吩咐把亲信传到堂上,亲信先给福汉行了礼,他看见刘知府如此惨状,鼻子一酸,眼泪掉了下来,挨着刘知府说:“大人受苦了。”

不等福汉说话,刘知府便慌慌张张地指着梁六爷问亲信说:“你认不认识跟前站着的这个人?”

“认识,开春后不久,我手大人您的托付去京城给这位爷送过书信。”

福汉听完以后,也问道:“梁六,你认识他吗?”

梁六爷斜了亲信一眼,摇了摇头说:“我梁老六这辈子都没见过他。”

亲信对福汉说:“巡抚大人,小人千真万确在这位梁六爷家里见过他。”

“既然如此,你把见他时的场景说一说。”

“我那天满头大汗,口干舌燥地到了他府上,刘大人催得急,我怕耽误了他的大事,从东昌到京城一路上也不曾休息。到了梁六爷府上时,他开门给我说了话,回到屋里他就换上了厚重的羊皮袄,带上斗大的狗屁帽子,后来手里边还弄了个热气腾腾的手炉,我浑身都是汗,瞅着都难受,所以印象格外深。”

“放你奶奶的臭狗屁。今年京城热得早,开春那阵子天热得厉害,穿单衣都热得难受,我他奶奶的脑子进了水竟然在这样的天气里穿羊皮袄,手里还捧着火炉子?”

公堂上想起来一阵哄笑声。梁六爷朝周围扫了一眼说:“福大人,这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