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河中飞出绝杀箭(2/2)

契丹人面面相觑,忽然一人大叫道:“赵王殿下,那里有一枝箭!看方向是对岸武将中射过来的,它射断了那枝毒箭的箭尖!”

将那箭拔下树来,箭尾上清晰一个小字“呼”,显然这是射箭之人的姓氏。

就在这时,水面上浪花翻滚,柳一凡出现的地方,又有数个人翻滚着落在岸边。柳一凡大喊着是自己人,示意双方不要放箭。

数人在众人长刀所指下,一一扒去外面的鱼皮人——为首者,赫然是兴唐学院的都虞候陈诲。其他三人也是军中将领。

柳一凡拱手向耶律喜隐示意:“赵王殿下,袭击之人是伪汉国枢密使养子柴荣余孽,计划刺杀你嫁祸给大唐。幸好兴唐学院昨天得到消息,连夜潜伏在这儿,就是准备给他们致命一击!”

耶律喜隐脸色渐渐恢复正常,他哈哈一笑,恢复了原有的傲慢:“不错,你们表现还可以!最厉害的那位箭手呢?就是姓呼的!让他过来见本王,重重有赏!对,就是把本王最钟爱的那个小美人许给他!”

从他对岸武将身后的高树之上,呼延朔跳了下来,微微一拱手:“不必,我奉六殿下之命,在此狙杀偷袭之人,绝不是为了救你!”

说完,呼延朔转身入林。

不管赵王如何尴尬,彩篷之中,鼓声响起,百姓们渐渐又围了回来,一个个指着被押上岸的汉军士卒,怒斥不已!

这种同仇敌忾的气氛,更加激扬了禁军们的士气。一名负责押解的禁军挥着手向两侧百姓致意,仿佛是他们把这些潜伏在水底的奸细抓住的!

随着鼓声忽停,赵普大步走出,他手中已经换了一把羽毛扇子,仿佛诸葛亮一般,瞬间一首澎湃的雄词唱出: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国依旧,人道是,三国周郎故地。乱箭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往昔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扇摇碎江月。

这是李丛嘉抄的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本来是准备在演出之时配用的,结果赵普正逢此变,心有所感,干脆改了几个字,直接读出,效果更佳。

赵普诵完,两岸鸦雀无声:太豪迈了!简直就是把唐人那种胸怀天下、无所畏惧的情怀表现得淋漓尽离,无可比拟啊!

掌声一遍响过一遍,连李丛嘉都拍红了巴掌,刚才汉国箭手在水底的刺杀似乎“谈笑间,灰飞烟灭”!

“好,那个小白脸你读得好,我赏你一百匹战马!”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