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蔡太师点兵起运(壹)(2/3)

道:“当下正有一件要紧的事情,想全权委托与你,你若与我送生辰纲去,日后,我自会好生提携你,如何?”

杨志闻言赶紧抱拳上前,禀道:“恩相差遣,小人不敢不依。只是……押运生辰纲……此等大事,不知怎地打点?几时起身?这些都还需您的定夺。”

梁中书道:“今年我给你一千五百兵马,令大名府差十辆太平车子,另有帐前十个厢禁军随同监押;每辆车上各插一把黄旗,上书大字‘献贺太师生辰纲’每辆车子,再使个军健专门负责。三日内便要起身往东京汴梁而去。”

杨志听了,心里翻江倒海,不知该喜该愁,当下便说道:“大人,并非是小人推托……实在,实在是去不得了。还望大人能收回成命,另选功夫精细的英雄人物去吧。”

梁中书听得有些不敢相信,自己一番好心,可谓是处处给与了这小子力所能及的所有方便,可是却落得这般,于是梁中书往杨志的面前走了两步说道:“我有心要抬举你,只怕是你不晓得,在这献生辰纲的札子内,我又另修了一封书信在中间,要在太师跟前重重保你,等你受道勒令回來,便可提升你为殿前司。而这一路虽然艰辛困苦,危机四伏,但是,我与你的这一千五百军士可比往年多了五成有余,可以说,我可是煞费苦心啊,如何你却这般推辞不去?”

杨志听得赶紧单膝跪地,一抱拳诚恳地说道:“恩相在上,小人本万万不敢推辞,只是,小人也曾听得上年的生辰纲已被贼人劫去了,至今未获。今岁途中盗贼又多,此去东京又无水路,都是旱路。经过的是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人出沒的去处。便兼单身客人,亦不敢独自经过。大人要在太平车上都插了黄旗大字,这般反倒让他们知道此番有的全是金银宝物,那些不要命的主,如何不來抢劫!枉结果了性命,辜负了大人的一片苦心!因此,此番去不得了。”

梁中书听着,低头仔细想了想,杨志这番话,着实也不是沒有道理,心道杨志这人心眼不粗,这般细小的问題也想得到,可见,起用此人定然不错,于是愈发对杨志满意,于是便有心给他更多方便,说道:“那我再多派五百军校与你,一路防护送去,你看如何?”

杨志叹了口气,微微地低着头,面色有些难堪地说道:“恩相,并不是这话,即便您差一万人去,只怕也不济事。这些军校一声听得强人來时,都是发一声喊,为保全自己性命,尽数统统溜了,沒有一个能守住车马钱粮的,前番失陷,便是因此……”杨志为了劝服梁中书减少兵马的遣派,这话说得快了,失口说到此处不禁有些后悔,赶忙就此打住,不再多言片语。

可是,梁中书却似乎很是对这后面一句颇为在意,眉头微微一蹙,便追问道:“你说……前番生辰纲失陷便是如此?你亲眼所见!”

“不……”杨志自知失言,一时有些后悔不跌,当下赶紧改口说道:“小人之前曾任殿司制使官,道君因盖万岁山,差一般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搬运“花石纲”赴京交纳。不想小人时乖运蹇,押着那花石纲來到黄河里,遭风打翻了船,就此失陷了花石纲,不能回京走任,逃去他处避难,沦落江湖听说了此事,虽然也是流言,但是,小人分析,却也不能不算是其中的一点内因。那些军健一个个都是受惯了安稳日子,贪生怕死,也并非个案。”

梁中书道:“说得也有三分道理,可是,若依照你这般地说,那此番的生辰纲就不要送去了么?”

杨志见梁中书沒有就此再追究下去,被自己糊弄过去,便趁热打铁地又禀道:“恩公,您若依小人一件事,那便敢送去。”

梁中书道:“我既委任在你身上,如何不依莫说一件事,就是十件事,只要我能给你摆平的,随你说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