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先情义,后正义(2/2)
段涯,倒没有工夫为难我,只是……唉!”
舒轻盈道:“妈,你放心,我和涯一定不会让你有事的。”
“到底是妈害了你,大不了我进去就是了,这也是我的报应。”高雅芝心灰意冷。
舒轻盈道:“妈,你千万别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
母女二人了一会儿,舒轻盈挂了电话,兀自黯然神伤,她清楚程金东的脾气,此人心胸狭窄,今天段涯和她让他在众宾客面前颜面扫地,他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段涯安慰一番,心想却也暗暗忐忑,他也意识到这件事极难处理,若论打架,他倒也没怕过谁。但是眼前的事,却不是武力能够解决的,一来高雅芝确实犯了事,二来程金东毕竟是官场上的人。
段涯破了天,到底也只是一个农民,官场的力量决非是他能够想象的,因为官场的背后就是政治,这比任何武道的力量都大。
段涯能做的顶多只能把程金东暴打一顿,但这无济于事,只要程金东不死,他总能把高雅芝送进监狱。
虽然这也是高雅芝应当受的,但段涯没有那么高的法制意识,乡村地区的人大多还是受着儒家或者礼教的影响,所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儿子犯了事,父亲要替他隐瞒,父亲犯了事,儿子要替他隐瞒,这才是符合人性。
汉代的刑法还有“亲亲得相匿”这一条,就是,亲戚之间犯事,不得向官府告,否则还要被治罪,这样的法制思想,一直延续了很多朝代。
这其实也都是人之常情,倘若亲戚之间互相检举揭,试想这世上还会有所谓的伦理亲情吗?
法律始终是冰冷的,但人情却不能冰冷,否则这个社会虽然可能太平无事,便于上层阶级的统治,但也绝对是个没有温度的社会。
段涯所谓的正义,都是建立在不伤害自家人的基础上,他永远是先讲情义,再讲正义,你他对,他也不对,你他错,他好像也没错。
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不同,你从法制的角度来看,他的很多做法确实不合规矩,但如果从伦理的角度来看,他又是完全正确的。
华夏古代,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伦理纲常一直都临驾在法律之上,虽然现在已经开始普及法制思想,但古代传下的那些观念传统,依旧在乡村地区根深蒂固。
所以,段涯的法制观念极其淡薄,他觉得高雅芝是他丈母娘,就该全力保她周全,保的住保不住另,起码他要尽这一份心力。>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