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叛乱部族高过胯骨者皆杀之(2/3)

—自己人的姓名,却对敌人的任命视为草芥,这一特性也感染了他手下的大将们,一如宫小旗和魏东龄。

唐绍仪和张奎安看着他的笑容,均觉得不寒而栗,这是一种对生命何其蔑视的笑容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决定的是几万人的生死啊,甚至如果平叛的士兵不加节制,将会是造成十几万人的伤亡代价和后续的无穷烦恼。髙过胯骨者杀无赦,这是在效仿成吉思汗、朱元璋和康熙对叛军的屠戮办法啊。

成吉思汗平定天下的时候靠的就是绝对的武力和血腥的杀戮,每征服一处反抗者全族高过车辕杀无赦,早就了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大元帝国。

朱元璋起兵造反之后,对待元人采取了血腥的报复,大明国内,所以高过车辕的元人一律杀无赦,所有反抗大明军队的异族军队一律杀无赦,所有反抗大明军队异族低于车辕的男童全部被阉割——大太监七下西洋的郑和就是因为父亲反抗大明军,导致全家被杀,本人被阉割。

康熙平定西蒙古准格尔叛乱,灭葛尔丹一族,屠杀葛尔丹极其部族近百万,葛尔丹西蒙古全部男丁高过车辕者杀无赦,乃至西蒙古灭族,仅剩数千人,而战败的西蒙古葛尔丹部族所有女人和孩子,被发配给了参与平叛的八旗兵,汉军以及东蒙古骑兵。康熙用他的屠刀告诉了蒙古人,分裂国家的部族,将遭受灭族之祸,乃至有清一代,蒙族忠心耿耿不敢叛乱。

如今王茂如对西域异族举起了屠刀,这又是一件足以在历史上留下污点的事件啊。

两人便规劝起来,但是王茂如决定的事情,是决不允许更改的,两人无奈只好尽量补救,张奎安道:“何为心有异端者?此间话语太过笼统,恐怕有些军队杀红了眼,不论青红皂白了。”

王茂如道:“很简单,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心无异端者,改汉姓,叫汉名,听从政府安排,将顺从者全族搬迁至山西省、江西省、山东省、广东省四省。”

“异族内迁?”唐绍仪又是惊讶又是不出所料地苦笑道,“汉人冲边,异族内迁——秀盛啊秀盛,你还是念念不忘你的理想啊。将异族内迁彻底融入汉族,十几年前你不就在这么做了吗?没想到你做了总统之后,更加不遗余力了。”

王茂如嘴角轻笑,道:“边疆不稳国家不稳啊,白种人民族毕竟和黄种人民族有着天然的不同,只有将全部边疆白种人内迁之后,边疆才能安稳。这些人在内陆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就由不得不他们了,三代之后,彻底融入中华文化之中,讲汉语用汉字以汉人自居——错了,是华人自居,祭祀先祖只认黄帝陵,而不是什么麦加。总之,我希望理想的西域,是一个尊孔孟礼教,道教与佛教、萨满教并存的单一民族多信仰的西域。”

“只有华族吗?”张奎安淡淡地笑道,“怕是连咱们汉族人也不认同啊,万一走错了,我等将遗臭万年。”

“遗臭万年将如何?”王茂如反问道,他指着桌面上的杀害青年官员的报告单说道:“现在这种事情就发生数十起,很难想象百年之后若不彻底要么消灭他们,或者让他们主动融入中华血统之中,我们的子孙后代会有多少人撒血边疆。”王茂如目光炯炯,表情坚定地说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一代人背上一些骂名算什么呢,给百年后的族人留下更广阔的的生存空间才是我们该做的一切,我王茂如宁愿背上骂名。”

“算了,我也是你的帮凶,再怎么洗脱后世也不会说我是‘好人’的。”张奎安笑道。

“你们啊……唉。”唐绍仪无奈道,“老夫一世英名,深受欧美文明教育,都被你们带坏了。”王茂如与张奎安难得听到唐绍仪开玩笑,他突然这么一说,倒是让两人笑得喘不上气来。

唐绍仪和张奎安尽管从方法上不认同王茂如的残忍做法,但是归根结底,对他的目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