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战事(1/3)

就在举国欢庆一片祥和的新年当中,北境传来了十万紧急的战报,北魏操精锐来犯,朝廷哗然,皇上当即召诸大臣进攻议事。

这么多年北魏对大宋的觊觎始终没有停歇,在边境更是动作不断,可现在是新年之际,可这么多年来似乎还从来没有在新年的时候叫人不得消停。

或许是因为新年的时候大多放松了警惕;或许是因为代王回京北境少了得力的主将;或许是曹仁广被诬陷北境暂时处于群龙无首的现状叫北魏有了可乘之机,总之,在新年的喜悦气氛胜浓之时,北境竟起硝烟。

多年的相对和平已经削弱了许多大臣的心性,打仗对他们来说就是要破坏自己的安乐窝,断送自己的一世荣华,所以皇帝刚一开始询问,底下的许多大臣都做出了惊恐的表现,唯恐这样的大难落到自己的头上,就连当朝宰相郭惟忠都对主战持反对态度。

“臣以为,富国必在安稳,安稳必不求战。如今我大宋虽然国事昌运百姓富足,可纵没有贸然出兵毁坏社稷之理。况且北魏骚乱多年可并未有大的举措,如今也未必不是蒙蔽色听已取利好,并未有真战之意。臣以为,可以派皇帝亲信之人前往北境与之谈判,则可不动一兵一卒消战事与无形,实乃我大宋之幸事百姓之福祉。”

“臣虽然也赞成宰相所言不主张战事,可北魏三十万大军陈兵我北境,如果说还是轻微的冒犯这等话就算哄骗七岁孩童都未必能够相信,臣请皇上圣裁!”光禄大夫萧仪慷慨陈词后,站在第一排的太子脸色明显的不对了,虽然刚刚九岁,可这样的话他还是能听出几分弦外之音的。

“臣不同意宰相之言。北魏举兵与否都不可掩藏它多年对我大宋的觊觎之心,狼子野心世人皆知。现在北魏更是贸然兴兵,如果我大宋一味地妥协忍让就会助长敌人的气焰。北魏虽然号称三十万大军压境,可其中多少精锐多少粗劣我们也不难推算出一二。而我大宋现在兵强马壮,仓廪富足,百万大军不敢言,四五十万精锐部队的征调还是在旦夕之间。但凡我大宋铁骑踏过,别说是北魏,就算是天兵神将也不惧畏哉!”尹达侧身迈出一步,雄武韬略,脑无勇谋,只顾凭着胆大脸厚就敢放此厥词,还对自己的滔滔不绝深感满意。

尽管尹达对国情的估计过于乐观,可他主战的想法还是得到了皇上的认同,听后也略微点了点头。

“臣也以为应该对北魏出战,这么多年都手够了这个贼国的窝囊气了,陛下就应该趁此机会杀杀他们的威风!”车骑将军窦然威满脸的不服气道。

“诸位爱卿,还有何意?”九五至尊眯起略显浑浊的双眼扫视堂下伫立百官。

其实,郭惟忠和尹达的意见就已经代表了两个阵营。面对任何一次外敌的进犯,国内无非两种形式,一是主战,一是主和,很庆幸,大宋的朝堂却是言简意赅,皇帝刚刚抛出的问题,两大阵营立马就形成,也算是少了一些位微言轻的小官儿的忐忑,不知道该表明哪种立场才好。如今他们只要跟着自己支持的人站队就可以了,就算有什么意外惹怒了天威,至少还有官儿大的顶着,他们顶多也就算是各胁从。

“儿臣也以为应该对北魏出兵!”代王一身正气,刚毅的眼神直视着皇上没有一丝的躲闪,皇上没有说话,只是仍旧在朝堂之上的众多大臣身上来回地逡巡。

有一个站在很显眼位置上的人始终一言不发,这叫皇上有些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人就是逍遥王刘钧,不是他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他既不想和郭惟忠搅成一团,更不想和尹达为伍,所以,大家辩论了半晌,刘钧都丝毫不发声,似乎这里的一切都和他没有半分半毫的关系。

本来还很明朗的龙颜在一群大臣的辩论中失去了原有的平和,他盯着刘钧看了好半晌,这个皇兄实在不给他面子,任凭他把眼皮子看穿,刘钧就是纹丝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