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惊梦1(1/2)

阿雅看书的速度很快。

翟子卿和梁晓声,终于,都长大了。

于是乎,成功下乡了。

对于知青这两个字,阿雅几乎都不怎么了解。

她觉得,知青,不就是知识青年吗?

以前嘛,她就是这样想的。

后来,看了一些书之后,她才恍然明白,知青两个字,好像和自己,所理解的,不太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呢?

她也不知道。

作为一个出生在农村,长大在农村的农村的孩子,对于知青这两个字,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

每次过年的时候,隔壁的叔叔,总是自己写春联,贴在大门上。

阿雅从小看着那些字儿长大,即便是现在,到了外地念大学,她还是觉得,邻居家的那个叔叔,写得毛笔字,可真是漂亮。

小时候,她没有正儿八经的练过毛笔字,就只是单纯的,买了几本语文老师推荐的钢笔字帖,拿了中性笔练习。

记得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推荐的是司马彦的字帖。后来,到了初中的时候,换了新的语文老师,推荐的是邹慕白的字帖。后来,高中的时候,前前后后换了好多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只让大家练字,并不要求统一字帖。

于是乎,阿雅又继续怜惜起了司马彦的字帖。

不过,有的时候,看着自己的字儿,阿雅会觉得,挺沮丧的。

感觉自己的字儿,怎么都写得没有邻居家的叔叔好作为那一片的第一个大学生,阿雅想起来字儿的这件事情,通常是比较沮丧的。

好在,这学期,,学校里开了书法课。

书法老师,是个很有气质,而且也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据说还是出生于一个书法世家的。

传闻,这位书法老师的父亲,是一位比较有名气的书法家。当然,好像现在已经作古了。

作为一个颇有成就的书法家的女儿,小的时候,总是要被严格要求,练多少字的。

据说,书法老师很小的时候,就在家里,要做日课,练上几千个大字的那种。

后来,字儿自然也越写越好。然后,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奖项。

终于,也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书法家。

市政府出于招揽人才的目的,便将这位书法家,请到了市里的博物馆里来工作。

后来,大也渐渐有了名气,便将这位书法家,聘请为了大美术学院的教授。

看着手中的宣传册的时候,阿雅便忍不住打量这位已经年过五旬的女老师。

宣传册上的照片,大概,是老师年轻时候的样子。

就是那种,温婉之中,透着灵慧的感觉。剪裁得体的旗袍,仿佛也有了墨韵。

古典而又温婉的味道,像是从宣传册里跑出来了一样。

这样的书法老师,可真没。

阿雅想起第一节课的时候,见到书法老师的弯弯绕绕,便有些觉得自己好笑。

真正让书法老师变得美丽而从容的,便是这一手好字。

至于美丽的容颜,自然是随着时间的消逝,渐渐变得稀薄了。

阿雅一直都觉得,对于知识、文化的渴求,是她永远都无法舍弃的渴求。

对于《泯灭》之中的翟子卿,阿雅是同情而又羡慕的。

不管怎么样,翟子卿都是一个意志力特别坚定的人。不管是面对一起下乡的那些知青们的疏离,还是面对幼时的好友梁晓声的时候,他都清楚得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他想要考大学。

在那个年代,考大学这件事情,真的是一种无比的奢望。

而他,偏偏,又是这样的坚定,渐渐的,走向了一条与大学失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