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期末2(1/2)

这些疑惑,犹如冬天的积雪,落在阿雅的心头,难以融化。

阿雅知道,仅凭自己的一人之力,肯定是无法改变这些的。

但是,她相信,肯定有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的。

不过,大学之中,这样的考试,到底是怎么样形成的呢?

自己应该去多方面去查一些资料。弄清楚一种现象的原因,比单纯的抱怨这种现象,还是要重要许多的。

阿雅把自己的想法,和程皓然说了。

程皓然听了,面露赞赏。显然,他内心里,其实也是有这个想法的。但是,从来没有同其他人交流过。

还是阿雅,第一次和他讲了这些困惑。

不过,程皓然又有几分犹豫了。因为他发现,有的同学,在大学里,好像也有这样的困惑。而且,好像各大差不多的学校里,都是这样的一种状态。

所以很多人,都把考试看得很淡。不过是多一种方式,来给自己增加一点筹码。

因此,这些什么手段,什么过程,都不重要了。最最重要的,只是结果。

想来,对于这样的一种方式,大家也很容易都能接受。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哪一次,老师不是只看结果呢?在唯有分数论英雄的十二年的教育之下,在短期之内,改变这样的情况,还真是很难的。

相反,这样的,和12阶段相差并不大的这样的考试的方式,大家似乎都感到很是熟悉。

对于那些和老师打好了关系,便能够轻轻松松地获得高分的同学来说。大家对于这样的同学,可是敢怒不敢言的。很愤怒,这样的同学,以这样的手段,获得高分。不过,同时,大家也在心里期望着,自己能够做到像这位同学这样。

很矛盾呀!

但是没办法。在一个为了分数争了这么多年的生存环境之下,没有谁能够免俗,能够毫不在意地看待自己的分数。

当然了,程皓然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除非是特别好的大学里面,特别认真的老师,才会这样的,对大家十分地认真负责,不会这样地简单粗暴的进行考试。

当然了,这样的例子,还是十分少的。

程皓然十分直接地说道:“我觉得吧,这个制度,他既然存在,肯定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存在的。

而且,咱们学校这么多人,每个老师,差不多得带个七八个学生。即便是老师有心,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培养学生。

而且,你想想呀!咱们那些特别好的学校里面,像什么清华北大什么的,这样的着名的高等学府里面,招的学生的数量可能也没那么多,而且质量也和我们不一样。里面的老师的资质也不一样,学校的资源也不一样。那些学校,肯定是有自己的选择权的。

但是我们呢,学校不突出,资源没多少,资质不突出,学生也是中等水平这样的。她根本就没有选择的权力。

可能从另一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出于对学校的发展,一种十分认真负责的行为。

总而言之,学校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而且,学校这样的考试,指不定和社会上的好多考试,都是差不多的呢!

咱们学校,和清北比起来,那怕是,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阿雅听了,陷入了神思。

不得不说,程皓然的这一番话,其实是非常有见地的。

这其中的道理,稍稍动动脑子,都能够想明白。

可是,阿雅还是觉得,这样的考察方式,就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阿雅语气弱弱的说道:“可是,我觉得,这样的简单粗暴的考试,到底还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处于我们这个水平的学生,最最能够和那些比较厉害的人相较上下的,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