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开学3(1/2)

回到新校区的宿舍之后,大家都开始洗刷刷地忙活开了。

有洗床单的,有洗鞋袜的,有洗大衣服的……

趁着天气好,大家也开始晒被子、晒鞋子、晒冬天的衣服。

一番忙活下来,中午,大家谁也没有睡午觉。

等到下午两点半的时候,大家才停下来手中的事儿,开始收拾起自个儿来。

两点四十多的时候,大家出了门。

一路上,来来往往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到底是开学了,学校的人气,那是呈直线上升起来。

由于大是一所师范院校,女生的数量,是非常非常的多。

因此,走在校园里面,你可以看见各种各样的漂亮的女孩子。

一群又一群的女孩子,将整个学校,装点得十分好看。

师父院校的风景,如今,并不是那些美丽的自然景观,也不是如何特别的建筑物,而是千姿百态的各种各样的女孩子。

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师范教育的一种悲哀。

很多师父毕业的男孩子,因为养家的压力太大,毕业之后,基本都转行,做了与教育完全不相关的事情。

尤其是像大这样的学校,来自于农村的孩子,大概站了百分之八十,甚至比这还要更多。

对于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们而言,念大学的目的,几乎都是很单纯的。

为了他们能够走出农村,走进城市,可以在城市之中生活。

说的文雅一些,是为了更好地谋生。说得直白一些,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

因为,对于这些一辈子在土里刨食的农民们来说,农村里,一年上头,根本挣不到什么钱。

大多数的农村家庭里,单靠种田这一项进账,只能勉勉强强,供得起一个孩子念大学的生活费。

很多农村家庭里,都有第二产业。

比如,大部分的农民,会在农忙的时候,选择在地里干活。农闲的时候,去搬搬砖,去工地上活水泥,等等,打打这样的零工,再挣一些钱,这样,好过一个丰收的年。

有的农村的父女,则是在家里接一些轻松的活计,比如帮忙做冥纸,做手工,做袜子,等等。

更有甚者,家庭里面的男人,常年在外打工。女人,则留在家里,照顾孩子,而且,还种几亩田来营生。

有的头脑灵活的农村妇女,在家里租了左邻右舍种不过来的田,用来种些小菜,然后,拿到镇上去卖,赚取一些钱。

还有的农村家庭里,孩子到了大城市之中念书,于是乎,便跟着孩子,去了大城市,在城市里面做月嫂,做保姆。

本来,农村妇女的学历不高,最厉害的,可能也就是初中毕业。这些女人,学历上自然不出色,却胜在老实、勤快,很快,做月嫂的,做保姆的,都做出了一番成绩来。

好几个农村妇女,在孩子念大学的这几年,攒了不少钱,再加上孩子爸爸在外打工的钱,在孩子毕业的那一年,在城市里,凑足了买一套小户型的房子的首付。

这些农村妇女,也是特别有头脑的女人,精打细算。而且,她们的孩子,也都很争气。

知道自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知道自己的起点,低了别人许多,进了大学之后,依旧很是用功。于是乎,便成了拿奖学金、助学金等等,拿到手软的人。一时间,竟然成了人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这些家庭里面出来的孩子,都是大家很是艳羡的人。

当初,阿雅来念大学之前,阿雅的妈妈,便想跟着来。

阿雅死活不肯。想着,要是妈妈陪着自己的话,那么爸爸一个人在家怎么办呢?

在阿雅心里,她总是固执地认为,爸爸妈妈,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