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 硬件复兴(2/3)

上桌,也就是该谈正事的时候了,“听我们公司人事总监跟我说,梁先生这边好像一直有所顾虑啊。”

董事长亲自下场挖人,没什么好绕弯的,更何况孙晓静之前已经跟他谈过好几次了,大家今天为什么坐在这里心里都很清楚。

梁梦松做了个抱歉的表情,“孟总,不管是大风集团还是中芯国际,在这个领域”

上来首先甩出的就是三星在这个领域相比大陆的技术领先,这反倒是孟谦想要听到的,他就希望梁梦松是个更在意技术本身的人。

“梁先生这一次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肯定是希望能在这个领域再去做出点有价值的东西吧?”

“当然,我这把年纪,该经历的也都经历了,唯一的遗憾,也就是技术了。”

“我果然没有看错梁先生,大风集团自己的半导体制造水平确实跟国际水平有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在传统cu的制造上,我们几乎没有什么经验。

这几年通过跟中芯国际的合作,尤其是联合办厂,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们的发展,但就像梁先生说的那样,中芯国际的水平放到国际上,也是有待提高的。

这确实是我们的劣势,但有些东西我想让梁先生看一眼。

先看这份文件吧,这个是我们跟索尼联合打造的液晶屏7代线产业链图表,这个是我们今年正在筹备的芯片制造工厂产业规划方案,梁先生过目。”

梁梦松接过文件看了几眼就看出了特殊之处,“一条7代线居然吸引了接近200家上下游企业,而这边还没开始动工的工厂居然吸引了一百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

“梁先生,我知道台积电肯定是没这个号召力的,我且问梁先生一句,三星有这个号召力么?”

“这恐怕是没有。”

“那梁先生应该也很清楚原因吧。”

梁梦松表情肯定,“只有大陆拥有全产业链,大风集团的芯片制造厂可以借助华夏的全产业链优势。”

“没错,华夏未来就是一个世界工厂,任何人想要脱离世界工厂去发展,除非你有这个能耐也有这个精力去打造和维护远程全产业链,但即便你可以做到,不管是从成本还是从管理来说,都不可能超越我们华夏的本土全产业链优势,而作为华夏企业,在华夏建厂就会得到全产业链带来的福利。”

“大而全的发展政策开始体现出其优势了啊。”梁梦松不由感叹,“几十年的努力到了该收获的时候了,未来的华夏短时间内不一定是工业强国,但一定是谁都无法超越的工业大国。”

孟谦用微笑回应,梁梦松能理解就行,接着拿出了另外一份文件,“今年大风集团的全球开发大会不知道梁先生有没有关注。”

“当然,这是一场全球it行业的盛宴,孟总给整个市场都带来了惊喜。”

“我们在大会上畅享了未来,提出了云智联,而且我们真的在努力的向着这个方向发展,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芯片的发展正在阻碍我们前进的脚步,梁先生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摩尔定律还能支撑多久?”

梁梦松敏感的打起精神,“孟总的意思是?”

“登纳德定律在2003年结束了,阿姆达尔定律也已逼近极限,所以摩尔定律究竟还能存活多久呢?

而且更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不知道在梁先生看来,摩尔定律为什么可以持续这么多年。”

“摩尔定律为什么可以持续这么多年?”梁梦松其实有自己的答案,但故意想听听孟谦的说法,“这个东西还真不好说,不知孟总怎么看?”

梁梦松想听自己说,孟谦也就说了,“因为芯片这个行业是由经典2d缩放驱动的,这么多年来我们几乎没有看到主流架构有任何创新,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