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6章 十卷10 拾玉镯(2/3)

台,究竟又是何用意?实在是解释不清楚了。

连以天子近臣自居的和珅,也是一头的雾水,没办法替同僚们答疑解惑。

和珅自不愿跌了这么面儿,便只道,“九月盛京已经冷了,皇上年事已高,不耐关外的寒冷。再说接下来就是冬至节,皇上自要回京,亲自祭天。”

.

车轮辘辘,大驾卤簿隆隆而去。

唯有皇帝回眸,望向那座渐渐在视野中点点变小的故都、旧宫,欣慰而笑。

这一次盛京之行,仅仅在盛京老皇宫驻跸五天,他却也这般大兴土木,生生又建造出一整个“西路”来。

这样的大费周章,自不仅仅是为了这仅有五天的驻跸,他为的,是一个九年未曾淡忘的人儿,是为了一场——似真似幻的梦啊。

依稀记得,梦境里,她俏生生立在海棠花下,眉眼清丽地含笑望住他,说,“您不去看戏么?就在西边儿的戏台。这戏台啊,都尘封两百年了,如今沈阳故宫将旧日皇家戏曲重新搬上这舞台,将这尘封了两百年的戏台,又给唤活了!”

他也诧异,“戏台?尘封两百年?这老皇宫里,哪儿有戏台啊?”

他自是最清楚,此处乃是祖宗旧宫,祖宗们都是崇尚节俭,从太祖皇帝,到太宗皇帝,没人在这老皇宫里修建戏台啊。

他身为子孙,自当遵从祖宗的老规矩,便是当年奉着皇太后的圣驾一起回盛京来,他也没说专门给最爱看戏的老母亲修建一座戏台啊。那这盛京老皇宫里的戏台,又是打哪儿来的呢?

她便笑了,“就在西边儿啊!这边是没有,因为这边都是早建的;西边那是建得最晚的,是乾隆四十八年,跟藏书阁一起建成的。您还没走到那头儿去呢吧?您去瞧瞧吧,那戏台修得可雅致了。”

他又愣了愣,“那今儿,他们唱的什么戏?”

“《拾玉镯》呀!”她头顶海棠,笑靥嫣然,浓也正好,淡也正好。

“《拾玉镯》?”他愣住,“我怎么没听说过呀?”

她便笑,举起手来掩住口。

隐隐然,他瞧见她手腕上套着一副碧翠的软镯!

“是京戏呀!”她妙眸流转,“哦,我想我理解您了。因为这是盛京老皇宫,而京戏的起源,是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的时候儿!在这入关之前的沈阳故宫,看后来京师才兴起的京戏,是有点儿穿越呐!”

他继续发愣,“乾隆五十五年……穿越?”

她又笑了。这一笑便宛如故宫处处都开遍了海棠……

他收回思绪,轻轻阖上眼帘。

什么是京戏,又什么是穿越,他直到此时还没参透。

可是……那该在乾隆四十八年的戏台,他终于如愿给建成了。

她喜欢看戏,是不是?那出戏的名儿,更是叫《拾玉镯》,他就也喜欢了。

虽然不知道那戏里唱的是什么,可是他却惟愿,他依旧还能有机会,弯下了身子来,在那落满海棠花瓣儿的地上,为她拾起翠玉软镯,重新套在她的手腕上啊……

他笑起来,独自坐在御车里笑起来。

这大驾卤簿的辉煌隆重,却怎么都抵不过,他独自一人坐在这空空荡荡的御车之上的……暗寂啊。

.

嘉荫堂坐北朝南,为五间硬山式卷棚顶前后廊式建筑。这里是皇帝赐宴、赏戏时临御之处。其正面有两个楹柱,上边各悬挂一副乾隆所书楹联:“动静叶清音,智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

嘉荫堂东西稍间均有暖阁,供皇帝读书、休息之用。嘉荫堂与戏台、东西两侧的游廊互相连接,形成了封闭的天井,这样有利于演出时获得较好的音响效果。

戏台东西两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