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半阕残词(2/3)

而黔阳侯与新津侯那边有什么秘辛事,还请娘娘恕老道不便坦白。云朴子说道。

你倒是坦白。清阳见云朴子摆出一副姿态超然的样子,也无法拿话逼问他到底知道什么秘辛,蹙着眉头问道,云道长既然断定杨恩绝不会说这样的话,那陈如意为何在这时候有意搅浑水?他这么说,只会对韩谦及棠邑更有利呢,毕竟会叫陛下更防备着李知诰——云道长不会又肯定的说他不是韩谦的人吧?

这事乍看上去对棠邑有利,但棠邑没有必要做这些画蛇添足的事情啊,云朴子迟疑的问道,宫里这两天还有什么异常?

清阳虽然对云朴子也不是十足的信任,但此时除了倚重云朴子也没有他法,遂将杨元溥在慈寿宫的种种异常及午前到赵贵人处之事相告,说道:今天的事真是透着诡异呢

云朴子白眉深皱的是不是已经往长信宫过来了,但多停留一刻,必然会多一分危险,急道。

当年蜀都知道这句词的人不少,云道长想说什么?清阳问道。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云朴子提笔在案前的宣纸上写下半首词,说道,老道从黔阳侯那里也只知道这半阕词,至于下阕是什么,老道也没有听黔阳侯说起过,但黔阳侯说娘娘见过这半阕词,便应该会相信老道与他的交情不假。

清阳怔怔的看着这半阕词,一时间竟有些痴了

邓大娘,快将彬儿带来,我们去崇福观!

清阳心绪还算镇定,吩咐身边一名中年女吏说道。

此时大殿侍侯的四名女吏,皆是清阳从蜀国带过来的旧人,听清阳与云朴子这一番对话,虽然一直忍住没有随便插话,但这时候她们的内心里也是狂澜汹涌脸s苍白。

她们怎么都没有想到昨日一切都还风平浪静大家都满心抱怨天气酷热的楚宫,一夕之间竟然随时就要暴发血腥宫变。

她们原以为蜀宫之中已经够险恶,却没有想到楚宫之中的险恶,更是百倍于蜀宫。

二皇子不是二皇子,而是太后与韩钧的私生子?

陛下亲信多的陈如意,一直是吕轻侠的暗子?

云朴子却又是黔阳侯韩谦部署在宫中的暗子?

而娘娘为何确认这点之后,便不管不顾义无反顾的就要随之出宫避祸,难道吕轻侠安排人刺杀陛下之后,不是拥立实际是韩家子弟的二皇子登基吗,难道不是还有韩谦与吕轻侠勾结的可能吗?

虽然清阳身边的四名女吏,也是见过世面的,也暗中苦练拳脚,但眼前复杂而凶险到极点的局面,叫她们也是乱作一团。

这也有一种好处,就是清阳打定主意,或者说清阳的意志够坚定,她们心里虽然有很深疑问,但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前,还是会坚定不移的照清阳的命令行事,也不会显得那么手脚无措。

这边将出宫礼道的车驾安排,同时也确认出宫避暑的御旨暂时还没有传到崇福门的守值处——可能是杨元溥(又或者是被身边唆使操控之下的杨元溥)还晓得尽可能避免对慈寿宫打草惊蛇,但这更令清阳认清他的力微计疏。

她牵着彬儿的手,登上马车之时,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此出宫门,她将没有回头路可走,倘若杨元溥在宫变里侥幸没有死去,那她最好的结局,或许就是得赐死留个全尸。

长阳院那边走水了!一名女吏突然指着慈寿宫北侧的一处檐角惊叫道。

清阳脚踩在车辕上,越过车厢壁往长阳院那边看去,就见两道烟柱毫无征兆的升腾而起,可见火势必是在极短时候大窜起来。

她今天受惊已经太多了,这一刻都有些麻木了,但看到眼前的情景,还是有寒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