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皇上的人情(1/2)

三日后,大顺边境,长城以内的奉圣州城中。“爹爹,你看这都算是什么事啊!”杨文广最小的女儿杨闹红,拿着一张宣纸,隐隐看见是《时政报》三个大字,怒气冲冲地闯进杨文广的书房内,惊得杨文广在宣纸上留下一滩墨迹。“怎么了,闺女,这奉圣州还有人敢惹你不成?”杨文广也不着恼,他都这个年纪了,很少事情能让他内心翻起一丝丝涟漪了。不过家人,始终是一种牵挂,更别说是最小的女儿了。他也是最忧心这个女儿,都二十四了,别人都是两个孩子的妈了,她倒好,“美名远扬”,至今连个婆家都找不到。作为一名父亲,有什么事情大得过儿女的亲事?所以很正常的,一旦杨闹红有什么情绪上的波动,杨文广都会往这方面想。没办法,杨闹红已经是“大龄姑娘”了,能挑的机会少之又少。或许嫁一个鳏夫(死过老婆的男人),还有点出嫁的希望。可杨闹红眼光这么高,能嫁一个这样的男人吗!杨闹红脸色不太好,杨文广看得出来。可没想到这句话一出,杨闹红就沉下脸来:“爹爹,都甚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开玩笑?”杨文广愕然地说道:“发生了什么事?”“你看!”杨闹红气呼呼地把那报纸甩给杨文广。别看奉圣州地处边陲,可文教一事,在杨文广的大力推动下,并不输给其他州府。再加上杨家的世代威名,商人也乐于来奉圣州做生意。无他,有杨家的庇护,生意也会好做很多。同时,商人也会把长安城新奇玩意带来奉圣州。奉圣州的百姓也很快便适应了报纸这个新鲜事物,其接受能力并不比长安城的百姓差。只是报纸的价格嘛,就要多些了,要五文钱一张。所以很多奉圣州的百姓,都选择去茶肆听茶博士读报。杨文广有些疑惑地拿起这张《时政报》,仔细地看了起来。杨闹红以为杨文广会勃然大怒,却没料到杨文广看完之后,淡淡地说道:“原来是这般啊……”杨闹红惊讶地说道:“爹爹,你……你怎么这般,皇上这么做,你一点不满都没有吗?他这般薄情寡义,对得起死去的弟兄们吗!”杨文广斥道:“怎么说话的,皇上有皇上的难处,再说了,不是有一道密旨过来,说战死的弟兄们都有抚恤金吗!”“可我们拼死拼活,就换来一个抚恤金?那爹爹的军功,诸位兄弟的军功呢,就这么被吞没了不成?”杨闹红不敢置信,大顺朝廷吞没军功的事情,时有发生。可还没有一个人,敢在杨家头上都土,因为他们都知道,杨家惹不得!现在是大顺权力最高的那人,抹掉了杨文广的军功,杨闹红怎能不急?杨文广沉声说道:“大顺与辽国现在,有着盟约在身。我们出兵,已然坏了规矩。皇上这么做,无可厚非。这些事,不是你这个女孩家来操心的,你要是有闲工夫,不如去学学女红,好寻个婆家嫁出去……”话还没说完,杨闹红转身便走。杨文广连忙起身喊道:“闹红,你去哪?”杨闹红头也不回地说道:“我去找那个书生说道理去!”“书生?哪个书生?难道是闹红的心上人不成?”杨文广一时间没品味出来,直到他脑筋不抽了之后,才明白原来杨闹红说的,乃是长安城来的禁军统领王韶。“坏了,闹红这一去,怕是要闹出事情来!唉,这闺女一天到晚舞刀弄枪,也不给我消停会,摊上这样的闺女,也是前世作孽啊……”杨文广把笔搁下,连忙跑了出去。这时,风风火火的杨闹红,再次闯进了王韶的屋子里。王韶在屋里正襟危坐,手捧经书在诵读中。见到杨闹红一身女装的进来,真有点被惊艳到。说真的,杨闹红面容精致,不输江南女子。再加上常年练武,身材极好,把一袭襦裙撑得另有一番风味。只可惜一开口,便暴露了她的本质,让王韶的欣赏,变成了一丝厌烦:“你这书生,给我讲清楚,报纸上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王韶一愣:“甚么报纸?”“你还装傻,我不信你不看《书社报》,不看《时政报》!奉圣州边军私自调兵,已然传得沸沸扬扬。你是传旨授兵符之人,你不给我说清楚,我找谁去?”杨闹红一把揪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