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闾山派道士(2/3)

订了去台湾的头等舱,11月7日,节气立冬,我们三个再次坐在了飞机上面,准备开启自己的台湾之旅。

石老板前天就已经回去了台湾,他说我们到达台北桃园机场的时候,他会准时接我们,咱们先去花莲办事情,然后再游玩台湾,并且一再强调台湾的风光很不错,民风也很好,可以多玩几天,好好地感受一下。

飞机穿过了团团的云层,终于在三个小时之后到达了台北桃园机场!下了飞机,过了台湾海关,时间已经到了晚上7点,外面的天色已经黑透了。刚走出口没有几步,便看到了冲着我们在使劲地挥着手臂的石老板。

“韩法师,崔法师”他拼命地摇着手臂,在他的身边还站着他的太太还有女儿贝贝,贝贝又长大了一岁,看起来更加漂亮了。

看到我们来了竟然还张开嘴巴大喊着我和崔明伏,“叔叔,叔叔”我和崔明伏一惊,对视了一眼,没想到时隔这么久,这个小丫头竟然还记得我!

“来来来,车子准备好了,我先带你们去酒店”把我们三个迎上了车子,便朝着基隆开了过去。

石老板说,我给你们在基隆港订了酒店,那边风景很好,明天早上咱们走的时候,还可以看一下基隆港,对了,那边的夜市也很有名,今天我晚上我要办点儿其他的事情,就先不能招待你们了!

我和崔明伏连忙说,没事儿没事儿,我们自己在附近转一下就可以了。

“你们可以多玩几天,你们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台北这边的景点也是很多的,像1o1大厦、台北故宫、还有士林官邸啦,都很不错的,你们也都可以看看”石老板边开车边介绍。

石太太转身从包包里面拿出了一张卡,“三位,恕我们招待不周,这个你们拿着,在这边吃好玩好!这张卡没有密码!”

她不由分说便把这卡塞到我们的手中,我本想推脱,但是崔明伏却一把接了过来,嘴巴里面还说着,您太客气了,您太客气了,我咳嗽了一声,有些时候真的很佩服崔明伏的厚脸皮!

车子在一处还算是比较精致的酒店门口停下,石老板便带着太太离开了。我们三个办理了入住,并且把行李提上房间,便下楼去玩耍了。

基隆,旧名鸡笼。那是因为最早居住在此地的是凯达格兰族,鸡笼”是“凯达兰”的闽南方言译音。格兰的谐音近似台语之“鸡笼”,加上此地有山形似鸡笼,因而得名。

光绪元年设基隆厅时,才把鸡笼改为基隆,其含意是“基地昌隆”。明末万历四十五年,张燮著的东西洋考里,就有鸡笼社、鸡笼港、鸡笼城、大鸡笼街等记载。

出了酒店就走了数步,便有一条小吃街,里面的食物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崔明丽要了一份螃蟹羹,我和崔明伏要了肠包肠,还有类似蚵仔煎,酱爆大福之类的颇具台湾特色的小吃,这些东西价格不贵,并且味道正。

吃了之后,没有什么事情便和摊主大妈聊着天,大妈也是一位颇爱聊天儿的人,看到我们过来,也很开心,左右大量着崔明丽,“小姐你长得真可爱哎”

她告诉我们,基隆有街市始于1723年,1851年开始与外国通商,天津条约签订后,正式辟为商埠。之后便建筑基隆至台北铁路,隔年年通车。倭国入侵时期,设基隆郡基隆街,后来升格为市。

1889年建成第一座码头,日本侵占台湾后大举筑港,分四期完成,成为现代化商港,现有39个深水泊位,可停靠3万吨级轮船。光复后,增建了仙洞的货柜码头和特种货物码头,以及八斗子渔港。

基隆港是仅次于高雄港的第二大港。每年进、出港船各约5ooo多艘,货物吞吐量约8ooo万吨。基隆渔港是台湾重要渔业基地,年渔产量约占全台湾渔产量的五分之一。基隆市在日本入侵时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