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兰堂红烛(2/2)

郦绰大笑起来。他笑得出了眼泪,长长的头发覆在脸上。久,他才笑完,说道:“你这是望文生义。”

“你还没见过什么是望文生义呢。”郦书雁轻嗤,“我问你,孔子七十二门徒之中,加了冠的有多少?童子有多少?”

郦绰道:“不知道。七十二应该是随口一说,不是认真的。”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郦书雁面无表地背了一段《论语》,又道,“五六三十,六七四十二。所以,加了冠的是三十人,童子四十二人。”

郦绰当即笑倒:“果然牵强。”

“所以啊……”郦书雁掩住嘴唇,打了一个呵欠,“大哥,这就是父亲忙活了一早上的结果?”话里对郦誉十分不以为然。

郦绰眯起双眼:“不错。父亲资质所限,只能写成这样了。”

郦书雁毫不惋惜,说道:“那也很好。”这样一来,她就有足够的理由劝慕容清趟这局浑水了。

郦绰也不多问,把逸散在耳边的长发捋到耳后。

春柔进来,笑道:“正院的吴妈妈过来,问奴婢,能不能给她一碗桂花。”

“她要桂花做什么?”郦书雁问道。

春柔回答:“吴妈妈说,她也只是想念家乡的桂花汤圆罢了。”

郦书雁听罢,全没放在心上,点头道:“可以。”

春柔笑盈盈地出了花厅,拣了一小篮干净桂花,递给吴妈妈:“妈妈,您拿着。”

吴妈妈有些愧疚,双手接过了那篮桂花。想到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吴妈妈越发不敢看春柔,胡乱道:“多谢春柔姑娘。”说完便急匆匆地转身就走,显然不想听春柔再说话。

“哎?”春柔愣住了。过了一会,她才疑地搔了搔头,喃喃道,“这到底是怎么了?”

这件事到底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春柔也没有多想,进了房去看小丫头们洒扫。

半个时辰之后,郦书雁和郦绰被叫到了正院里头。寿春县主放下白瓷小碗,微笑道:“过上一会,我的家人就要来探望了。本来三朝应该回门,可我的娘家远在洛阳,也只能让他们来看我了。”她放下的碗里,几个雪白滚圆的汤团正在不住滚动。

郦书雁淡淡道:“嫡母气了。”虽然她报复了寿春县主一道,可梁子也结下了。她可不会幼稚到认为自己和她“冰释前嫌”、“和好如”。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