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飙突进霍去病17(1/2)

邱平道:“有个事儿,比较出乎意外。咱们派到长安的道友,有一个和博望候有些亲戚关系,跟他交谈之下,博望候对咱们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接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张骞甚至表示,趁着这次被朝廷解职的机会,要是咱们支持他往外走的话,便不回去当官了,他说,这个官也没意思,在匈奴一关十年时没用,在西域各国这个身份用处也不大。最关键就是,皇帝一直想联合西域诸国攻击匈奴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可行性,一来匈奴主力已经迁徙到漠北,和西域各国已经分开了。二来,西域各国其实兵力都不足,各自几千上万而已,自保尚且不住,更何况是合击匈奴了。”雪晴惊得合不拢嘴:“不是吧,连他都发展了?这动作是不是大了一点。这可是皇帝的心腹啊。”邱平道:“并未暴露组织给他,只是与他聊了聊世界地理而已。对症下药吧,张骞这一辈子,就想着世界各地去看看。道友给他讲了许多他不曾知道的地方,便折服了他。”目前天道的扩张用了各种各样的名义,大多是讨论学问,一起合伙赚钱什么的,只有那些无依无靠了无牵挂的小孩,或是真正经过考验的,才会被真正的接纳进入天道,现在那边甚至已经搞出来了个皈依的仪式。通过这个仪式,实际上是把天道划分为了核心组织和外围组织,就比如张骞这个事情,看似是把黑手伸向了皇帝身边的亲信,但实际上只是以一个远方亲戚的身份,和他进行了一些世界地理的讨论。即便是皇帝知道这个情况,也不会多在意。而张骞的求知欲,能最后把他推向哪儿,这个东西就不好说了。按照这种模式,天道已经在全国开花了,许多人不知不觉甚至连天道这两个字都没有听说过,便已经成了天道的外围组织成员,啥也不知道,就在为天道的壮大贡献力量和资金。毫无疑问,张骞是一个探索世界的先行者,在时间上,毅力上,远远超过郑和,麦哲伦和哥伦布。如果对张骞完全开放天道的理论技术以及人力物力的支援,他完全可以走的更远。这种往外的探寻如果被雪晴插上了手,便远远不是汉武帝那么肤浅,什么找帮手对付匈奴啊,挣点钱做军费啊。雪晴完全可以通过天道,改变世界格局。毕竟咱看到的,和你看到的不一样好不好。不过雪晴觉得,未来的主战场,其实对手是汉武帝,而海外发展,天道发展,科学技术地盘什么的,要是跑偏了,对于和汉武帝的斗争不能贡献力量的话,那还是延后再说吧。西域这几年,是要插手,但无非也就是保证一条线路能够安全撤退,作为保底的王牌,再通过丝路挣点钱,在西域外面,也能先弄一个地方做根据地就行了,不需要大,免得引人怀疑。这就已经行了。至于在西边大力发展,恐怕现在还不是时候。不过有一天,这张骞要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话,那事情就好办多了。是以,雪晴并没有急着接见张骞,还是没有暴露天道给他,只是让他的那个亲戚以后专心跟着他,不断给他灌输天道的知识。等量变达到质变的时候。自然就归心天道了。实在不行,老娘就告诉他这世界其实是个球,银河系有多大,直接给你吓疯掉。使者回到浑邪王和休屠王的大帐之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两位大王,长安的街市上足有几十万人,摩肩接踵,随处都是店铺,酒楼茶肆。民居鳞次栉比。街市上什么都买得到,一个酒楼至少有几百道菜,吃一年也不会重样儿,想睡女人,也不用去抢,勾栏瓦舍里各色各样的美人,只要给钱,变着花样的讨人欢心。至于未央宫,那高耸威严,更是难以言喻,大皇帝像住在云端的宫殿之中,四处富丽堂皇。叹为观止啊。”浑邪王迫不及待:“谁不知道汉地花花世界,不比咱们这苦寒之地。本王问你,皇帝到底怎么样安排我和休屠王兄?”使者掏出玉璧道:“汉朝大皇帝说,只要两位投降,便立刻封赏食邑两千户的侯爵。赏赐田地各八百顷,宅邸两座。”休屠王迟疑道:“当初阿胡儿的价钱怎么样,比这多还是比这少。这个待遇,能够用么。”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