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聪明的人(2/2)

此人不大好评价,范弘道想了想还是略带贬低的答道:“只会糊弄事的人,等他糊弄不下去时,就是他离开的时候。”

申时行略略思考一番,顺口接着问道:“都察院吴总宪如何”

范弘道不假思索的说:“早年虽立有功勋,可惜晚节不保,如今吴总宪脑中怕是只剩下了钻营二字,毫无节操可言。为了更进一步,他可以投向任何人。”

“礼部沈尚书如何”申首辅一个一个的问下来,就问到了朝廷中名声很响的沈鲤。

但凡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明代末年有个东林党,而沈鲤就是东林党雏形时期的领袖,万历中期党争的风口浪尖人物。大名鼎鼎的东林三君顾宪成、赵南星、邹元标在沈鲤面前,都是小字辈。

范弘道沉思片刻,果断点评道:“沈鲤此人,以耿介清高标榜,习惯于沽名钓誉。更值得担忧的是,风气所至,竞相结党,以正义之名行营私之事,将来朝廷若无宁日,源头就是此人。”

申时行对这个评价很吃惊,因为沈鲤是朝廷上下知名的正人君子,名声很响亮,范弘道竟然也用贬抑的口气来评价沈鲤。

所以申首辅又追问道:“在你眼里,沈尚书就是这样的人”

范弘道肯定的说:“在下虽然不才,但自信不会看错”

申时行又问道:“这些话,你对别人说过吗”

范弘道答道:“在下只对老大人你说过,如果老大人传了出去,在下也绝对不会承认。”

申时行很清楚,如果自己对别人传范弘道的话,那别人也得信啊。自己耀眼地位在这里摆着,无论说什么,别人都会以为是自己的意思,只会琢磨自己是怎么想的。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范弘道聪明的地方。所以他才会想方设法的蹭申府门第的光,却不屑于去找另外的、交结难度小一点的山头。

谈到这里,申首辅终于感到,虽然他看范弘道不顺眼,但仍有必要与范弘道保持联系。

名利场中,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内心互相不喜欢但却不得不合作的例子比比皆是,但这种妥协大多发生在彼此相当的两个人身上。

例如申首辅不太欣赏同列内阁的王锡爵,但为了大局仍然刻意交好笼络王锡爵。可是以前的申首辅绝对想不到,自己居然还会对一个小小的监生产生了这种妥协。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