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六章 感 谢(2/2)

皇子的瑜亲王跟着父亲去舅家拜寿时又看中了魏家的表妹,求了当时的皇后,皇后终是舍不得孙子伤心,便应了下来,从此魏家更是低调了。但京城里说到江南魏家没有哪个不是竖起大拇指的,宗帝起兵时江南几乎是一乎百应,气势如弘也与魏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连系。

出自魏家的那位皇后一共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继承皇位,小儿子便是第一代瑜亲王,现瑜亲王的父亲,康帝逼宫后身为太子的宗帝逃出京城便直直往江南而去,想向外曾祖家求救,魏家自然是拒绝的,可这么多年魏家在江南士族中的地位,魏家子弟虽不做官可他们的学生却遍及朝野,所以魏家本家之人虽不出面,但追随宗帝的江南士子却大多数是冲着魏家去的。

也因为如此康帝上位时留下了瑜亲王,宗帝上位时更是没有为难一分还对世子重用,也有魏家的这份情谊在里面。这样道德传家的世家能流传百年历经改朝换代而不朽,可从没有哪个王府能传承五代以上的,世替罔袭这四个字看似份量极重,可哪个王府能做到世替罔袭?

甄婉怡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不得不承认瑜亲王妃的话,她们这样的人家最要紧的便是安分两字,只有你安分了对上位者没威胁你才能如那笼子里的金丝雀没有自由的生存着,可这样没有自由的生活对后辈子孙而言是多么残忍呀。

瑜亲王妃似乎看穿了甄婉怡的担虑,低沉的声音传来,“有得必有一失,世上的事哪能你一个人把好处儿全占了呢,便是陛下家也有烦恼,更何况咱们这样的。我还记得我刚进京时太后姑祖母跟我说过,魏家先是舍了姑娘才保全了家族,后来又舍了仕途来保全姑娘,这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只要根不烂一切都有盼头。”

甄婉怡眼睛一亮,是呢,这世间万事终讲个因果,只要家规深严未尝不能出第二个魏家。“听姐姐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是个不爱动脑子的,姐姐若是得空与我常来往才好。”

瑜亲王妃也抿着嘴笑了起来,两眼弯弯眼角的鱼尾纹淡淡的浮现,神情安详,“妹妹不嫌姐姐唠叨,姐姐自是求之不得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