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救星(2/3)

力气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穿岗越岭,七颠八拐,也不知走了几里路,过了几座山,直走到天亮,来到一个村庄。

这村却叫做石子窝。

石萝依将王流放在石头上坐着,自己坐在路边一块花岗岩上看时,见脚底下那双鞋也磨出个大洞来,脚上水泡大大小小也打了七八个。包袱也轻了不少,原来是杨玉环将包裹打开来看了,便没有再次打叠结实,途中又被柴草刮拉,那包裹中的珠子银子又一路掉了一大半。石萝依取出几锭小银,单独包在外面,又将其余的全部捆紧,打在内包,背在背上。

王流看着石萝依道:“姨娘,我好饿。”

石萝依听见,牵着王流的小手站起来道:“走,我们去找东西吃。”

二人牵手同行,远远的只见前面路旁树林中,隐隐看见一带红墙,显出几重屋角,像是个庵、观、寺、庙,出家人的所在。出家人以慈悲为怀。石萝依见了,心中欢喜,急忙牵起王流走向前去。抹过林子,现出一个庵院来。石萝依看时,周围都是红墙包裹,壁泥一半都已经剥落,门前十来株倒垂杨柳,墙阶倒塌,中间向阳两扇八字墙门,上面高悬着一块布满蜘蛛丝的破败裂纹扁额,“非空庵”三个字如不走近细瞧,也已完全看不出了。原来是个破败的庵堂。

石萝依即整顿衣冠,走到门口打门,提心吊胆,小心地问道:“请问庵内有人吗?”

只听屋内一个苍老的声音颤巍巍地问道:“是谁在打门啊?”话音刚落,这屋子里的人便又出来相见,原来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尼姑。只见这老尼姑,穿一领破衲衣,戴一顶破僧帽,弱体伶仃,脸如枯叶;颧骨上翘,嘴唇下别。

石萝依双手合十,行了个弯腰礼,道:“师父,我们二人,是赶路的人,只因为不熟悉路途,错过了宿头,连夜走到这里,一路疲倦而来。孩子腹中饥饿,还望老师傅能施舍些裹腹之物。我们身上略微有些银子在这里,权作一饭之资。师傅如有鞋子,也不管新旧穿过没穿过,一并卖一双给我。还望师傅慈悲,应付周全,感谢不尽!”

那老尼见石萝依虽然衣服沾泥,但相貌雍容,举止得体,很是敬重,听了这话,便道:“蔽庵是山间破败的小庵,缺少香火,物资贫乏,仅有贫尼一人,每日暮鼓晨钟,粗茶淡饭度日。但出家人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施主若不嫌弃,便请进来吃碗稀粥。”

在这样的时候,石萝依当然不会计较是粥还是饭。

老尼便领了石萝依一大一小二人进门来,行不多步,进了一道门,来到小小一间佛室,供着韦驮菩萨,这菩萨双手合十,横杵腕上,威风凛凛。从韦驮菩萨背后又转进去,是间佛殿,虽然不是很大,倒也宽敞,中间供奉着三尊金漆大半都已脱落的佛像——西方三圣,却仍然宝相庄严,慈悲肃穆,俯看一切众生。

石萝依见了,站在佛前作了三个揖,又在稻草蒲团上跪下,向三尊大佛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轻声祈祷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在上,弟子石萝依、王流,由于业障深重,沿途招灾惹祸,屡屡被强人所难,性命难保。弟子诚心祈愿,求佛祖菩萨,三界导师,四生慈父,大发慈悲之心,佛力加被,拯救我二人性命,护佑我等逢凶化吉,前程随顺,平安如意!若能留得性命在世,弟子愿一心向佛,广种福田,常行善事。请求诸佛菩萨慈悲怜悯,利益一切众生。南无阿弥陀佛!”又拉过孩子王流来,也磕了三个头。

进内又是一条走廊。转西一条鹅卵石小路,两边松树成行,虽然破败,挂满蛛丝,却也还幽静。

转进一间房来,那老尼请石萝依母子二人坐了。老尼自己便去盛稀粥出来,二人各喝了一碗。那孩子王流虽然小时锦衣玉食,这时,喝了这碗稀粥,砂糖也没加,也觉得美味如珍馐,连碗也舔得干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