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四章 准备觐见(下)(1/2)

刘鑫收拾好自己的服装之后,便叫来隔壁的苏佳,两人开始对起了“口供”,将刘鑫的“设定”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刘鑫就记住了自己“父亲”,“母亲“等人的名字以及表字,以及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经过的事情等等。除此之外,刘鑫也没有忘记了解汉灵帝的相关消息。话回来,汉灵帝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三国时期的“开创者”,要不是他昏招频出,纵容宦官为祸朝纲,并且对于世家豪门的发展也没有加以限制,对于那些贪官污吏更是没有任何处罚措施,因此才导致了大汉陷入混乱,逐渐分崩离析,最后才出现了三国乱世!因此,汉灵帝也算是三国时期的”开创者“了。而汉灵帝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的戏份并不多,几乎就像是一个p一样,出场的时候也就发布几个任务,宣布奖励与惩罚罢了,没有多少存在感,因此刘鑫对汉灵帝的了解还真不多。如今就要和汉灵帝会面了,刘鑫秉承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原则,决定还是要对汉灵帝的一切进行了解,这样在面对汉灵帝是才能有些底气,不至于错话做错事。而苏佳作为一个大百科,自然将所以史记载中出现过的关于汉灵帝的记载都翻了出来,选取了一些比较重要的情报告诉了刘鑫。汉灵帝刘宏本封解渎亭侯,是承袭了其父刘苌的爵位,母亲为董夫人,汉章帝的玄孙,汉桓帝的堂侄,可以与刘鑫比起来,刘宏是根正苗红的”汉“二代了。而汉灵帝之所以能够继承大统,还是因为上一任皇帝汉桓帝膝下无子,所以由汉桓帝的皇后窦妙立为皇帝,当时的刘宏年仅12岁,所以汉灵帝的继位经也可以是一场意外了。不过那时的汉灵帝虽为天子,但是因为年幼,而且还是窦皇后一手拥立上来的,因此汉灵帝并没有多少实权,所以年幼的汉灵帝便沉迷于享乐之中,朝政仍由窦太后来把持,并且借拥立汉灵帝为由论功策勋,封窦武为闻喜侯;其子窦机为渭阳侯,位拜侍中;其兄子窦绍为侯,迁步兵校尉;窦靖为西乡侯,位拜侍中,掌管羽林左骑,因此外戚窦氏一家权倾朝廷内外,十分显贵。而到了之后,宦官势力在汉灵帝的帮助下(实际上汉灵帝就是负责开路)在与外戚势力争权夺利,最后宦官势力推翻了当时外戚势力的窦氏并软禁窦太后,随后,窦家宗亲、宾客以及姻亲,抓到的都被杀掉,最后将窦太后迁入南宫,将窦家剩下的家属迁徙于日南(也就是现在的越南地区),并且自公卿以下,凡是陈蕃、窦武举荐的官员,以及他们的门生、旧属,一律免官,永不录用。这也就是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开端。而在党锢之祸后,汉灵帝开始更加**信宦官,毕竟要不是宦官势力出手解决了外戚势力,汉灵帝很有可能会一直成为外戚势力的傀儡,所以汉灵帝也开始放权于宦官,结果导致宦官开始获得权力,并且权力越来越大,甚至连汉灵帝都有些控制不住宦官了,确切的,汉灵帝在党锢之祸后,就对宦官们有些缺乏控制了。到了最后,汉灵帝几乎是将自己的权力都下放给了十常侍,而且对于十常侍也是百分之百的放心,毫不在意宦官干政,因为汉灵帝已经安于享乐了。于是乎,在汉灵帝在位的时代,一些在史上罕见的龌龊之事在这里都出现了,比如裸游馆(顾名思义,不需要多解释了吧),流香渠(也就是将脂粉倒入河渠中),宫中市(在皇宫中开办集市,让宫女嫔妃一部分扮成各种商人在叫卖,另一部分扮成买东西的客人,还有的扮成卖唱的、耍猴的等,可以是华夏第一次大规模的splay聚会了。。。而汉灵帝自己则是穿上商人的衣服,装成是卖货物的商人,在这人造的集市上走来走去,或在酒店中饮酒作乐,或与店主、顾客相互吵嘴、打架、厮斗,没错,汉灵帝还和人吵架打架,当然了,汉灵帝肯定是全胜战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汉灵帝开办的集市怎么可能卖一些普通货物呢,所以市集中的货物大都是汉灵帝搜刮来的珍奇异宝,结果被贪心的宫女嫔妃们陆续偷窃而去,甚至为了你偷的多我偷的少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