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孙坚(1/2)

刘鑫对于貌合神离,尔虞我诈的十八路诸侯,只能表示各种鄙夷,但是对于孙坚刘鑫还是非常欣赏的,因为十八路诸侯中,也只有孙坚是在认认真真的攻打董卓,带领江东子弟兵与董卓大战,要不是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袁术,十八路诸侯拿下虎牢关的时间很快上不少。至于孙坚从洛阳皇宫的深井中,搜刮出大汉传国玉玺时选择退兵,刘鑫觉得孙坚做出了最好的选择。怀璧其罪,的便是传国玉玺的前身,也就是和氏璧,当时的孙坚不过是一方诸侯罢了,而且手下部队人数不多,并且粮草也把持在别人的手中,如果不是孙坚当机立断,带上足够的粮草就返回江东去了,否则再拖上一段时间,等到传国玉玺的消息被其他诸侯知道了,孙坚恐怕就不可能顺利的返回江东了。所以,刘鑫觉得孙坚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东吴就不会如此守成,进取不足。想到这里,刘鑫呵呵一笑,对着孙坚道:“江东勐虎孙文台,生有异象,中道发迹,可惜,可惜。”作为一个“仙师”,刘鑫觉得自己忽悠人的水平越来越高了,毕竟“仙师”身份可是有特殊加成的。而且刘鑫记得是在史料记载中,孙坚出身时祖坟冒青烟(大雾,史料的是五光四色,延绵数里,如果换到现在有人看到这景象,恐怕会认为是有人在坟头蹦迪吧),而且孙坚的母亲还梦到孙坚连着脐带绕着整个城池跑。没错,是绕着整个城池跑,而且还连着脐带,由此可见孙坚的彪悍之处(依旧大雾),而最重要的是,孙坚邻居家的老婆婆还这是吉兆,刘鑫看到这里时一脸懵逼。当然了,刘鑫虽然不敢肯定这些所谓的异象,是不是为了神化孙坚这位东吴奠基人。但是,如今这个世界毕竟有个天道这种超现实的产物,所以刘鑫觉得这些史料中记载的异象,很有可能会是真实发生过。而孙坚如今也是一脸懵逼,他没有想到刘鑫竟然直接道出了他出生时的异象。还是那句话,汉代的交通环境与通信水平是极低的,东吴发生什么大事情,至少也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会传到洛阳去,而像孙坚出生时的异象,虽然看起来很叼的样子,但是因为不像现代那样有微博朋友圈,能够广泛传播并且有图有真相。所以,孙坚出生时的那些异象,基本上就在吴郡本地流传,而且都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因此,孙坚对于刘鑫能一口道出自己的表字,顺便将自己出生时拥有异象的事情了出来,孙坚只能表示惊为天人。最重要的是,孙坚对于刘鑫的江东勐虎很感兴趣。如今的孙坚,只是吴郡的县尉罢了,虽然武力值依然爆表,但是孙坚也没有发挥能力的地方,那里称得上什么江东勐虎。当然了,孙坚一来就喜欢上了江东勐虎这个称号,孙坚觉得这个称号就是天生给他准备的。孙坚这才收敛起原本有些挑事的微笑,认真的向刘鑫做了一个揖,认真的道:“孙文台见过刘仙师,文台有眼不识泰山,刚才多有得罪,希望刘仙师见谅。”孙坚因为自己出生时便有异象,因此孙坚这人也有一些迷信,对于刘鑫的话早已信以为真。刘鑫见孙坚上钩了,便呵呵一笑,继续道:“文台兄勇武过人,在下佩服佩服,只是我有一句话不值当讲不当讲。”孙坚笑着了头,认真的道:“刘仙师你有话直,文台洗耳恭听。”刘鑫了头,开口道:“江东勐虎的称号,其实是我师傅给我的,今日一见文台兄,便知我师傅所言非虚,不过我师傅让我见到你的时候,告诉你一句话切忌自大,心江黄。”江黄,自然是指的江夏黄祖了。孙坚若有所思的了头,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而曹操等人也是有些好奇的看着孙坚,没想到“周公”对孙坚也是如此看好,看来这孙坚也是一个人才。这时,旁边的周异笑着道:“原来如此,我和文台是一起长大的好兄弟,文台的能力我是非常清楚,如今中央朝廷里的将军们,那个都不是文台的对手,可惜文台仕途不顺,至今都只是一个的县尉,前天来找我聊天,就是想让我为他引荐一二,不过我想让刘仙师帮衬一二才是。”周异的堂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