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以身相许(依旧二合一)(2/3)

件事恰好凑在了一起,那天道的那个任务就麻烦多了。因为虽然看起来天道的任务本质上也是让刘鑫铲除太平道,但是从具体细节上来说,是让刘鑫想办法逼迫张角提前发动黄巾起义,然后让黄巾起义提前结束,总之就是推进历史进程,让黄巾起义这个事件提前发生并结束,当然了,其中隐藏的重点还是要先解决掉张角三兄弟,瓦解各个地区太平道的联系,到时候再慢慢解决太平道。而且根据历史上的记载,黄巾起义虽然很快便被朝廷所镇压,张角三兄弟也都因为各种原因而死,但是太平道并没有因此而彻底覆灭,各地的太平道余孽仍旧各自为政,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作威作福,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张燕领导的黑山贼了。张燕所领导的黑山贼,虽然名义上被划分进了黄巾军之中,实际上张燕只不过是借了黄巾军的名头罢了,不过这张燕却是一个妙人。张燕,本姓为褚,生卒年不详,常山人,也就是赵云的老乡,东汉末年黑山贼的首领,因为张燕其人剽捍勇武,敏捷过人,所以被称为“飞燕”。在黄巾起义爆发之初,当时还叫做褚燕的张燕聚集了一帮游手好闲之人,落草成为了强盗,然后就在各处打游击战,等到张燕带兵回到真定时,手下的部众已经达到一万多人。待到中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85年,黄巾起义已经被镇压了),当时博陵有一人名为张牛角,这时也以黄巾军的名义聚集起了一伙人,自称为将军,与褚燕合兵一处。这时张燕的决定很有意思,本来他手下的兵力并不亚于张牛角,但是张燕还是推举张牛角为首领,并一起进兵攻打瘿陶。结果这张牛角也是倒霉,一来便被流箭射中,结果身受重伤,在临死之前,张牛角便命令他的部下尊奉张燕为首领,所以在张牛角死后,众人一起拥戴褚燕为首领,而褚燕这时便改姓为张,之后便唤作张燕。在这之后,张燕手下的部队不断壮大,与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等地叛匪互相联络,叛匪中的小头领孙轻、王当等人,都带着部众归附到张燕麾下,张燕部众发展到近百万人,从此便号称“黑山军”,当然了,黑山贼虽然号称百万之众,但是其中的水分还是挺多的,因为就算是老弱病残,妇孺幼童都被计算在其中,所以真正能算得上是战斗力的,不过一二十万罢了,而且和黄巾军的那些部队一样,基本上都是缺乏训练,没有正规武器装备的民兵。不过从此之后,黄河以北的各郡县都受到黑山贼的侵扰,而朝廷因为刚刚平定了黄巾起义,青州等地也有人借着黄巾起义的余威而起兵自重,所以朝廷也无力派兵围剿黑山贼。这时,张燕又做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决定,那就是派使者前往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没错,张燕竟然选择了投降!于是乎,大喜过望的汉灵帝果断选择招安张燕,汉灵帝于是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让张燕负责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并且每年可以向朝廷推荐孝廉,还可以派遣计吏到洛阳去汇报工作,总之张燕就摇身一变,从一个山区土匪成为了朝廷命官,手中的权利甚至比一郡太守还要大。最终,张燕在官渡之战时投降曹操,然后被任命为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之后便没有什么特别消息了,平平安安的活过了一生。所以刘鑫觉得,这张燕绝对是一个妙人,明进退而知得失,拿的起又放的下,知道如何明哲保身,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甚至刘鑫认为,张燕比之张角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让张燕来代替张角发动黄巾起义,恐怕这大汉就要提前改朝换代了。话说回来,在历史上记载太平道的彻底覆灭,至少要算到曹操平定青州黄巾贼时,太平道才算真正的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所以刘鑫可不敢现在就向来莺儿姑娘承诺,自己要帮助她铲除太平道,万一来莺儿姑娘提出想要让自己在一两年内就把太平道给铲除了,而天道这时又跳出来给自己一个新的任务,到时候自己就只能打出gg了。。。所以说,刘鑫只能表示爱莫能助,绝不能随便的答应来莺儿姑娘。而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