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一万人(2/3)

以在下斗胆,请陛下暂缓扩军计划,将训练好的一万人移交给王国银行和王国商会。”

和言锐知的话让众人吃了一惊。他们见和言锐知目光坚定,就知道他并非是临时起意才说出了这样的话,便没有做声,好让和言锐知继续把话说下去。

“陛下将这一万人留在国防部,只是让王国可以调动的兵力增加一万人,而一万人在种族全面战争作用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如果将这一万人移交给王国银行和王国商会,一年后陛下就会获得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还有源源不断的资源供给。如果战争会持续到两年以后,这种长期投资显然比直接扩军更加合算。”

麦尔与内阁大臣们仔细品味着和言锐知的话,权衡轻重,觉得这笔投资确实比直接扩军要更加合适。当然了,这是在拜伦斯王国在两年内不会参战的前提下。

拜伦斯王国是否会在两年内参战呢?

这件事不是麦尔能决定的,也不是内阁大臣们决定的,更不是远在前线的腾源能够决定的,这完全取决于泰容贵族们对泰容王国的态度,以及伊利比同盟在战争中的表现。目前泰容贵族在正面战场上采取守势,双方并没有进行过大规模会战。

泰容贵族这样做并非是怕了伊利比同盟,而是因为他们正在试图说服伊良人对伊利比人动种族全面战争,同时还在说服其他势力向伊利比同盟宣战。由于种族间的意识形态相差太大,伊利比人在新世界树敌很多,在双方都占理的情况下,其他种族更愿意站在泰容人这边。

话虽如此,但政治场上从来都是利益为尊。现在战争才刚刚开始,双方还没有正面较量过,其他种族基本都处于观望状态,准备在双方快要分出胜负时再下注。有些人本来是准备和泰容人一起对付伊利比人的,但在泰容人派来了使者之后,他们反倒把泰容人当成了敌人——永山王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新历135年11月开始,永山国就派出使者,想与撒勒斯共和国和谈。这是因为伊利比同盟在两线作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压制永山国和它的盟友们。而泰容人却在这种时候派使者来劝永山王,让他对伊利比人动攻势。永山王又不是傻子,哪能不知道泰容人是要拿他来吸引伊利比人的火力?

永山王经常算计别人,是那种“我算计你可以,你算计我就是无耻”的类型。所以泰容人的做法让永山王十分不满,他表面上答应泰容人自己会在明年动攻势,可在送走了使者之后,他立刻派使者去了撒勒斯共和国,要与伊利比同盟和谈。

一旦永山国和撒勒斯共和国停战,那么伊良人与伊利比人最大的冲突点就消失了。这样一来,泰容人就只能单独对抗伊利比同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尽快和伊利比人打决战。如果赢了,他们就会获得其他种族的支持,如果输了,他们也能给自己找个理由,彻底放弃潇湖家,让泰容王国独立。

现在永山国和撒勒斯共和国还没有停战,没人知道他们何时会停战。在他们停战之后,也没人知道泰容贵族会什么时候与伊利比同盟决战。政治场上的事一向是瞬息万变,没人知道下一秒钟会生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麦尔与内阁大臣们更倾向于先扩军,因为这样做才是最稳妥的。万一在两年内出现了拜伦斯王国不得不参战的状况,两万正规军肯定比一万正规军更牢靠。他们商讨了一小会儿,和言锐知见他们似乎想要扩军,赶紧劝道。

“陛下,遥林城一役,您以五万军队正面击败十五万敌军,又顺势击破敌军大营,斩俘无数。据在下所知,遥林城会战的关键是陛下与十一万潇湖军主力的决战,当时陛下手中只有三万人。在下不通军事,但也听说过‘兵不在多而在精’、‘帅坚则军固’的道理。就算是王国在两年内必须参战,以陛下的才能,一万正规军足以对敌。只要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