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一念之间(2/3)

为何南门几乎不设防,也没有人注意到在他们向成都奔逃的时候,万余人的队伍看上去起码有三万之众。

葭萌关的混乱在俘虏们逃去后不久便稳定下来,站在关上望着俘虏们逃去的背影,郭嘉轻声道:“传令下去,全军一个时辰后出发,高顺率骑兵作为先锋,许褚典韦为中军大将,其余将领与我一道在后方接应。让高顺时刻保持和前方逃去俘虏五里的距离。”

军令下达之后,郭嘉轻声喃喃道:“此战,就看替刘焉把守最后门户的将领杀伐决断如何了。”

……

自从领了三万兵马出成都来到梓潼县北边镇守剑阁道出口,吴懿排兵布阵规规矩矩,道口两旁山上分别派五千士兵设伏,自己统帅两万将士在道口拦路,算是中规中矩,只要郭嘉敢来,就算挡不住郭嘉大军,至少三万兵马拼杀掉郭嘉十万,也不是不可能。

而成都还有四万守军,能不能守住,吴懿不敢妄自猜测,毕竟郭嘉号称四十万大军南下,如今葭萌关也在一曰之内失守,郭嘉究竟有多少兵马,吴懿不清楚,但必定不会少,否则葭萌关不会丢的那么快。

傍晚时分,甲胄在身的吴懿坐在帅帐中读着兵书,不到三十岁的他面貌斯文,有儒将风采,但实战经验还是少得可怜,跟随刘焉入主益州,除了打击地方豪强时略有功绩外,本身并无大战经历,要不是他是刘焉带来益州的可靠将领,恐怕也不会领兵三万来为刘焉把守通往成都的最后一道防线。

“报,禀将军,北边有大军来犯!”

吴懿听到消息,立刻冲出帅帐,召集将领一同走上前线,准备迎敌。

骑马越出军阵,吴懿望着北面剑阁道口神色凝重,不多时,道口拐角处烟尘扬起,目力所及之处,浩浩荡荡一群人混乱地朝这边跑来,吴懿眉头轻皱,头一次见到如此混乱的军队。

手臂一扬一落,道口两旁的山上箭雨彷如轻云蔽曰而落。

前方的人停住脚步,惨叫声不绝于耳,吴懿看清了他们的模样,粗布麻衣,手无寸铁,心中惊疑更甚,见到他们没有再向前冲,于是下令停止射杀,朗声问道:“郭嘉何在?”

这奔逃而来的人群正是从葭萌关逃出的俘虏们,本以为向成都逃来能够苟活下来,没想到跑的最快的先头一伙人却死在箭矢之下,惨不忍睹。

后面的人也不敢再向前冲了,听到吴懿的问话,立刻七嘴八舌地朝吴懿喊了起来。

“将军,我们是葭萌关的守军啊!”

“别放箭啊,我们不是贼军。”

“贼军还在葭萌关。”

“快放我们过去吧。”

……

吴懿不敢掉以轻心,可看到他们既无兵器,又无铠甲,加上一口地道的川话也就信了八分,又有身边将领经过手下禀报,确实在那里面认出了老乡,吴懿于是下令让大军让开道路,供他们迅速通过。

摆在吴懿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放他们回成都并入军中,要么就在眼前将这些人全部射杀,一念之间,吴懿选择了前者。

俘虏们听到吴懿放行,顿时喜形于色,也不急着跑了,井井有序地通过吴懿大军让开的道路。

望着众人长龙一般的队伍通过自己的军队,吴懿忽然惊得面无血色。

葭萌关只有守军两万!

为何如今逃来了不下于两万的人?

“站住!”

吴懿拔剑指天,居高临下俯视那些穿过军队的人,大喝一声:“将这些人全部斩杀!有贼军混入其中!”

“将军,我不是贼军啊!”

“将军,他是贼军!”

“不要杀我!”

……

这一行三万的俘虏争先恐后地指认身边的人是贼军,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