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第十五章 谈下去(2/8)

切实停战议和,一些国民党顽固派则怨天尤人,既难以咽下这口气,又无可奈何。总之是损兵折将,又做了一次“黄粱美梦”。

平汉战役后,蒋介石没有接受任何教训,也不可能就此改变内战方针。他加快了调兵速度,继续抢占战略要地,并妄图从人民中夺回已取得的果实。

月曰,蒋介石召集全国各战区司令长官、副司令长官,总司令等高级将领到渝城,举行了抗战胜利后首次秘密军事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蒋介石确定了“剿共第一”的指导方针,提出“六个月之内击溃共军主力,然后分区‘清剿”’的军事计划。这个计划规定:第一步,控制苏北、皖北,肃清山东,打通津浦线;第二步,集结重兵于平津,‘书荡“华北;第三步,打通平绥线,占领察绥。企图以武力解决中国战后的主要问题。

对铁路交通线的破袭战,是[***]抵御蒋军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最有效的战法之一。并为争取东北和热察创造了条件。早在年月曰,国民党军队便气势汹汹地沿同蒲、平汉、津浦三条铁路北进,并沿平绥铁路东进,分别指向张家口、平津及济南,企图进而控制热察和东北。为了迟滞国民党军队从陆路向东北的进攻,[***]为中央军委起草致刘伯承。邓小平。聂荣臻等的指示电,提出要尽一切力量迟滞国民党军队两个月以上的时间,以便争取东北和热察的胜利。电报中说:提议采用下列战法:由山东及新四军主力对付沿津浦路北上之顽,以冀鲁豫主力及大行之一部对付沿平汉路北上之孙连仲,以太行、太岳主力及赵尔陆部对付沿同蒲、正太路北进之胡宗南,每路主力兵团须各有三万到五万人,组织得力的野战指挥关和政治关(最好伯承指挥同蒲路,李达指挥平汉路),配合地方武装和民兵,用纠缠扭打的战法,在顽军前后左右,一直和顽军纠缠扭打到平津,最后配合我在冀东控制的部队,在冀东进行决战,以保障我在东北和热察两省的安全。为实现上述战法,须以我之小部队和民兵经常袭扰顽军主力,彻底破坏铁路公路,大量埋设地雷炸弹,组织群众坚壁清野,长期疲困与消耗顽军,而我之主力则窥视顽军弱点,在其弱点暴露时猛力进击,消灭其有生力量,或由我控制铁路一段,根本阻止其北进或仍继续与之纠缠扭打。实行上述战法,如果曰军不配合顽军大举向我进攻,我不易陷入被动,而顽军则长时期处于被动地位。我之疲劳消耗易于恢复补充,而顽军则因后路断绝,疲劳消耗不易取偿;如顽军被逼出而与我决战,则对我亦有利。在这种作战中,我之野战军亦可借此组成并受到锻炼,军事政治训练亦可在作战中加强。

0月曰,粉碎山西阎锡山部进攻的上党战役即将结束,[***]同[***]电商晋冀鲁豫根据地刘邓主力下一步作战方向时,进一步指出:“目前解放区的战争,基本上已成为交通要道战争,深人解放区据点已不多,顽伪敌均要打通铁路。因此,我应将解放区兵力全部分别有计划的向交通要道集中,进行交通破袭战,并可因此组成我之部队。”

[***]中央的以上布置,有效地迟滞了国民党军的北进部署。月曰,[***]中央在致渝城[***]代表团电报中说:“各主要铁路均被切断,蒋军各部均不得进。平绥路我聂贺军已占领大半,包围归绥;同蒲南段被我陈赓切断。”“石家庄李文军南援处于进退维谷,一时不能去北平;津浦路南段、中段、北段均被我切断,霍守义、陈大庆等军均不得进,故去东北者除海运空运外别无他道。”这就为在东北的先展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津浦铁路是国民党军向解放区大举推进,迅速控制华北战略要地和交通线,以便快速打开进入东北的通道并抢占东北的必经之路。对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