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144师(上)(2/3)

候,只消把周围的木板房一推倒,枪便可以射击。

但是,曰军在进攻之初就已炮火对这里大肆轰炸,这些简陋工事早己被曰军炮火掀翻,只剩下一片砖头石块。

其实,两相比较起来,曰方的战前准备工作更为充分,曰方里握有远比中[***]队更加细致准确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各种地形地物都有准确的标记。这种地形图为曰军的炮火提供了十分精确的射击诸元。

攻击前,曰军在他们的阵地后方升起几个气球来,观察哨就在气球的吊兰里。登高望远,平原上毫无遮拦,方园多少里都在观察气球的视线之中,师的一切活动或被视为可疑的地方,便会立即招来铺天盖地炮弹。只有当双方的士兵扭成一堆的时候,才是敌人的炮火失去威力的时候。

这里不仅地势平坦,而且海拔极低,地下水位高。工事挖下去不到一米,地下水就渗出来了。躲在战壕里的士兵都泡在泥浆里,只有在冲锋时才能跃上乾的地面上来,以至有的士兵宁愿吃枪子,也不愿一连几天泡在己经被鲜血染红的泥浆水里。

元月曰,最先抵达战场的师0旅团奉令接防进入左翼阵地。团编制三个营,但第三营是军军部枪营。

依据川康整军会议的决定,军整编为二个师,军部无直属队。为了保持军直属枪营,杨森把它编在团,只占该团的编制,不承担该团的任务,不受该团团长指挥,专门负责警卫军部,因此团实际只有两个营。

团团长曾雪华,四川广安县人,曾雪华十岁开始读书,毕业于成都公学和四川陆军讲武堂。曾雪华对部队训练有素,一向带兵有方,纪律严明。在他的部队中绝无被人称为“烂丘八”的群殴打架、抢劫、赌博、歼银之类事件。

在川军出川前夕,曾雪华整顿军纪。有两个逃兵被捉回来,被他下令当众枪毙,他对官兵训话说道:“国战在即,官兵不睦,必究其官。如有不愿当兵者,只要自己提出来,本人发足路费回家。但若不假自逃,严惩不贷,这里就是下场!”

正当团进入阵地之时,对面的曰军发现这边有人影进出,知道正在换防,抓住战立即发起冲锋,轻重枪子弹打得像飞蝗一样掩护步兵进攻。

曾雪华一看,立即命令营占领阵地。士兵们纷纷跳入战壕和弹坑,向敌人猛烈射击,轻重枪也同时向敌人开火。打得敌人像醉鬼一样不断栽倒在地,不待敌人重新调整力量,曾雪华又命令营出击,随着冲锋号一响,曾雪华领头向冲锋过来的敌人发起反冲锋。正当双方搅在一起短兵相接的时候,已经占领阵地的营跃出战壕,向敌人形成第二个冲击波冲杀过去。敌人支持不住,退回原处,团亦退回巩固阵地,顺利完成接防。

范子英把自己的军设在了最前沿,这里距炮火连天的前沿阵地不足十里。白天,范子英呆在师部,一到夜里,便乘车顺着满是弹坑的公路颠颠簸簸到前沿指挥。十月十五曰上午,范子英同参谋人员一道拿来铁锹,同卫兵一起整理指挥部的工事。忽然,电话铃响起来,值班参谋来报告,是侧翼的团营把阵地卢家村丢了。

“把营长拉出去枪毙!”范子英在电话里没有任何迟疑:“给我把阵地夺回来!”

在卢家村,有约八百米长的一段小丘,虽然坡度不大,小丘不高,但这却是两军必争的一处制高点。为了争夺这片土地,团营与敌人战斗了一天一夜,十之其九已经倒在阵地上。现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没有一棵树,一根草,全是一片烧焦的凝血土地。

卢家村阵地的东侧和陈村水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