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考功:杨秉廉归京(2/2)

“端肃兄是打算直接把王朝贵的所作所为向陛下禀报咯?”

“云渊的意思是?”

“端肃兄可能有所不知,如今朝局大变,已非当时可比。六殿下已是敬王,和太子殿下正斗得火热。皇上打算借敬王之手打压太子背后及陈卫世家,根本无暇顾及王朝贵阉党一众势力。你此时禀报陛下,又有何用呢?更何况……”萧岚压低了声音对杨秉廉道,“据可靠消息,陛下已经打算轻轻放下这件事了。”

“这怎么行!”杨秉廉霍地一下站起来,“王朝贵此举已经动摇国本……”

“端肃兄端肃兄,诶……”萧岚赶紧七手八脚把杨秉廉按在椅子上,对他比了一个噤声道,“这话还是不要乱说的好。皇上一心和陈卫两家过不去,那是因为阉党过于势大,早已是多少年默认的事情,百年之弊,不急在一时。而陈卫两家是陛下的心头之患,如今他们下了狠手要咬死沈知贺。皇上不愿敬王一方实力受损,又实在不想招惹阉党之流,因此想把此事轻轻放下,就当是息事宁人罢了。”

“那我岂不是白查了?”杨秉廉又霍地站起来,“不行……”

萧岚哭笑不得地又把他按在椅子上,“这就是家嫂的意思。家嫂觉得事关黄河两岸数十万百姓,不能就这么轻轻放下。所以拜托杨大人务必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此事掀出来,此事动静越大越好。大了,才能让陛下意识到不得不惩处王朝贵。”

“说的在理,”杨秉廉若有所思道,“等等,那三殿下呢?他奉旨前往黄河沿岸赈灾,对护河款一事应当是再清楚不过了。他为何不上书陛下?”

萧岚叹了口气,“端肃兄当陛下是如何知道此事乃王朝贵所为的?因为三殿下,否则这就是一桩普通的渎职案,都畿河南两道官吏官官相护,且不说他们能不能被定罪。要不是三殿下向陛下禀明实情,受惩罚的可能就只有一个迫于王朝贵压力而篡改判考结果的沈知贺。三殿下的麻烦之处在于,尽管他知道实情,却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端肃兄你不一样,你有足以让两道州刺史定罪的证据,而且目前满朝文武没有知道你有。端肃兄大可以出其不意把这件事公之于众,这样一来满朝震惊,或可挫一挫罪魁祸首王朝贵的锐气。”

杨秉廉想了很久,觉得萧岚说的在理。且不说本身王朝贵就罪大恶极,更何况他奉陛下之命查访河东卫将军,如今空手而归说什么也无法跟陛下交代,就算查出了都畿、河南两道护河款的去向,陛下也根本不会在意。要是放在朝堂上闹一闹,说不定真的有可能伤到那王朝贵一两分,到时候王朝贵敬王和太子三方争起来,陛下也哪还有空他河东之行空手而归之罪?

这么一想,杨秉廉道:“多谢萧公子,愚兄,斗胆一试。”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