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十二章 迷魂汤(2/3)

便也由不得众倭寇不信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吴平轻叹一口气,跪下身来。

紧跟着,身后数十条船上的倭寇全都跪了下来。

“请吴岛主上船来见。”见到众倭寇纷纷弃刃跪伏,萧墨轩才松下口气来,称呼吴平的口气顿时也变了。

“罪民得令。”吴平拱手遥答,当下便要命手下放下舢板去。

“把舵地。”韩老五颇为紧张的扯住了吴平,“当真招安了?”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吴平无奈的惨笑一声,“诸位兄弟漂泊海上,毕竟不是长远之计,认祖归乡,也算得正途。”

“那你若上了他的船,他悔了意又当如何?”韩老五仍是不肯松手。

“萧墨轩的名头,我等也都是听过。”吴平轻轻的摇了摇头,“此人倒也算得性情中人。”

“想我吴平,当年也是潮州一小吏。”吴平紧接着又叹道,“若是当年吴平能在此人手下任职,倒也未必流落海上。”

韩老五和魏忠良也是一阵沉默,虽说各人有各人下海的理由,也不乏其中有作恶而逃的。可大多数人到底只是为了讨个生活,多赚几分银子。为了这几分银子,便是连祖宗都不能再认。想起这点,韩老五和魏忠良也常常会心里阵阵作疼,做倭寇地时候越长,想起来就越沮丧,尤其是年进中年之后,更是难堪。

令吴平想不到的是,自己登上封舟的时候,萧墨轩居然是亲自站在船舷边迎接。看到这一幕,远远观望着的众倭寇也是大大的松了口气。

“萧大人,吴某……”吴平一时间,竟然不敢去直视萧墨轩地目光。

“从前的事儿,不提也罢。”萧墨轩笑而摆手,“打今个起,你我便就是在一条战壕里头。”

“战壕?”王浚好奇的探过头来,“萧大人说的莫不就是战沟,居然还可以如此一说,大人果是广记。”

“哎呀……”王浚似乎还没说过瘾,一拍大腿,似乎大有醒悟,“这定是九边的说法,萧大人当年曾经替太上皇镇守九边,大破鞑靼俺答,杀地是鞑靼骑兵是闻风丧胆,只看一个萧字旗,就便连刚掠到手地米面也不敢要,掉头就跑。”

王浚这一段话,不但把吴平听的一愣一愣地,就连萧墨轩自个也是哭笑不得。

“吴某只听说过萧大人曾经设计招顺鞑靼俺答,却不知更有此等威名。”吴平看着萧墨轩的目光,居然带上了几分崇拜。

说起来也好笑,一个鞑靼,一个倭寇,一北一南,原本就是大明朝的两大心患。可偏偏吴平作为一个倭寇,居然也是对鞑靼恨之入骨,听起来颇有些良民的潜质。

被吴平这么一问,萧墨轩顿时也不好意思再去堵王浚的话,只能加快了脚步,走在了前头。

“既然萧大人说你顺了朝廷,那王某你自然也不把你当外人。”王浚的大嗓门,不依不饶的在后面追着,“我家大人为人谦恭,自个当然不屑,可我等又岂是没长了耳朵。”

“瞧瞧。”王浚得意的拿刀把敲着船首边的红夷大炮,“若不是萧大人,我等又岂会有此等战船。当今皇上和太上皇也是圣人,心里也明白就该用我家大人这样的国士。”

若是嘉靖帝老人家和隆庆帝在场,只怕走得比萧墨轩脚步还快。

“此等战船,在下见所未见。”吴平本来就是混海上的,对战船这些东西本来就眼热,眼下亲自在上面看了,只觉前面的甲板上就能盛下一艘海沧舟,更是艳羡无比。

“这样的船,南京城里还有的停着呢。”王浚继续卖弄,“等你立了功,若是得了萧大人赏识,便准你带一艘也未可知。日后若是再进功,亲领着船队护送南洋,当真是威风了得。你看只这一艘,可抵得上红毛鬼一揽子的鸟货王浚虽然噪,倒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