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 战局逆转人族危局(2/3)

所以女娲对于如何管理妖族,如何让妖族各阶层服从自己的命令,并没有经验。

女娲从圣人的高度看出了天地主角对妖族的消极作用,故而强行推动妖族从天地主角的地位上退下来。

可是圣人看问题和普通人看问题如何能够一样?洪荒有言:圣人之下,皆为蝼蚁。那么圣人和蝼蚁的区别的在哪?

区别其实就在眼界。

如果蝼蚁能有圣人的眼界,自然也就不是蝼蚁了。

女娲之下,基本没有什么妖族愿意让出天地主角的地位,即使是帝俊、伏羲和太一都是如此。帝俊药师认同女娲的观点,也就不会拜入佛门了,伏羲和神农如果愿意让出天地主角,也就不会因为妖族的伤亡而悔恨的归隐。

连三大始祖都是这样,始祖之下的妖族就更不用说了。

好在女娲圣人的地位足够高,权威足够强,而洪荒以强者为尊,妖族更是信奉这一理念,所以大部分妖族大罗在女娲的解释后即使不认同女娲的理念,也不会否认女娲对妖族的善心。

这也是西牛贺洲之战,妖族处于下风,可是妖族大罗却并不是太在意的原因。妖族大罗之所以还在和人族等三族交战,其实是想利用战争优胜劣汰、聚集气运,多培养出一些证道强者来。

妖族大罗们有资格面见女娲,听女娲的解释,可是大罗之下的妖族,绝大多数都没有这个资格能聆听圣人教诲。

再者说,对于未证道的那些妖族而言,天地主角就意味着庞大的气运,这些气运能够帮助他们在修行上更进一步。

至于女娲所说的大树之下长不成大树,天道不会允许奴仆(天地主角)成圣的观点,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连证道大罗都是奢望,成圣,太遥远了。

如果是帝俊、太一、伏羲他们这些常年管理妖族事务的始祖打算让出天地主角,他们一定会从妖族各个阶层的角度思考问题,制定一个由上到下全都认可的计划。

不过也正是因为女娲从不管理庶务,一心修行,正是这种纯粹,所以她才能成为妖族九大始祖中唯一一个修炼到圣人境界的始祖。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对权力人心的不熟悉,这是女娲的不足,这个不足让女娲决定了妖族的未来,却又让妖族的未来脱离了女娲的掌控。

女娲不希望妖族落得和神妖战争之后神族一样的下场,可是她不知道,从她推动妖族让位的那一刻起,这就已经成为定局。天地主角是天道的奴仆,哪一个主人又会允许自己的奴仆想走就走,妖族有女娲坐镇,想要让位,天道不能阻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天道不会对背叛自己的奴仆采取措施。

天道至善至恶,天道不但要取回以前赋予妖族的,还要让妖族在让位以后承受更多的苦难,这既是对妖族背叛的惩罚,又是对妖族的考验。

妖族只有经历住了考验,才有希望成为继神族之后,第二个真正屹立洪荒而不倒的种族。

…………

元始曾经说过,一个种族的生存与发展,固然需要有强者坐镇守护,可是更主要的还是得依靠普通族人大众的努力。所谓君如舟,民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就是一族之强者,民就是普通族人。当普通族人团结一心,不顾牺牲的发动起来时,即使是种族领袖,洪荒至强圣人,也无法违逆整个种族的意志。

在女娲的计划中,妖族会在人妖战争中战败,从而失去天地主角的地位,可是她却没有算到,一直在战争中成长壮大的妖族,对战争时何等的敏感。

固然,妖族的证道强者们在女娲的劝说下,已经决定让步,可是证道强者以下的普通妖族,不依靠证道强者,仅仅利用自己的力量,也能打败人族。

西牛贺洲的普通妖族,对人族凡人展开杀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