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 巫妖战争两败俱伤(2/3)

统的名义划分地盘和利益。

可是在后土当上玉帝之后,才发现,巫族把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但是身为天地主角的妖族怎能允许巫族侵占自己的利益,别说是让出一部分地盘了,就连后土继承玉帝之位都被妖族视为动了自己的核心利益。

于是,巫和妖之间的战争开始了。

一开始,妖族犯了轻敌的错误,一位凭借饕餮等三位准圣的力量就能逼迫巫族低头,可是伐天一役让妖族认识到了巫族的力量。

三圣伐天虽然失败了,可这并不意味着妖族就会认输,反而让妖族真正的把巫族当做一个对手来看了,妖族动用了自己最强大的一张王牌,就像当年对付神族一样。

这张牌就是炮灰。

进攻巫族,妖族再也不动用准圣级别的力量,就连大罗也很少出动,妖族出动的,全是没有长生希望的炮灰。

是的,以妖族的势力,唯有天仙资质的后辈才有培养的价值,不成天仙,即使是太乙散仙也不过就是炮灰而已。

以炮灰对抗巫族的精锐,妖族自然是败多胜少,但是妖族不在乎,因为妖族耗得起。

巫妖二族之间的战争,极像神妖战争的翻版,巫族不断的在局部战争中取得胜利,可是在妖族持续不断的攻击下,巫族却没有时间将胜利成果转化为种族底蕴,整体实力反而在高强度的战争中被慢慢的消耗。

现在巫族族人的数量,已经比帝俊时期的巅峰,减少了几乎三成。虽然这些战死的巫族族人不是巫族的精英,但是一个种族的真正根基,恰恰是这些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普通族人。

巫族实力被削弱了,妖族的炮灰战术成功了,但是妖族发现,自己其实也没有赚到什么甜头。

事实上,不仅仅是巫族的实力损耗了,妖族的实力也被削弱了。

妖族是在内战中成长起来的种族,从气运的角度看,气运就是灵气之运,每一份灵地都有气运,灵地的灵气被修士吸收,就获得了气运,修士吸纳的灵气越多,实力越强,气运就越多。而修士之间的厮杀,其实就是一个气运汇聚的过程。气运汇聚堆积之下,能够产生一位或多位真仙,甚至太乙、大罗都有可能。

正是因为妖族是战争中成长的种族,所以妖族从来不会畏惧战争,当年的神妖战争,就是例子。

可是巫族不是神族,妖族无法用神妖战争时对付神族的套路来对付巫族。

神妖战争中神族战败了,因为妖族动用了大量的底层炮灰把神族战士消耗殆尽,妖族想要把这个战术作用到巫族的身上,可是巫族和神族又有不同。

神妖战争时,神族只有百万族人,面对妖族的炮灰海洋,神族纵有八大神国的战略纵深,也无法隐藏行踪,只能被妖族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而巫族则有数亿族人,分布在上千个巫域之中,妖族想要分割包围巫族,实在是力有未逮,故而巫族的实力衰减了将近三成,而妖族的损失在巫族的十倍以上,即使损失的都是炮灰,可是妖族的整体实力也削弱了一成左右。

妖族对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只有元始才明白原因。

在巫妖二族领袖眼里的中小型战争,只是相对于他们这些强者而言,中型战争指的是大罗级别强者参与的战争,小型战争则是太乙境强者参与的战争,像后土刚才看到的真仙级的厮杀,在巫妖二族准圣级强者眼里,都算不上战争,只能算是一场战役或稍大规模的战斗。

可是对于巫族而言,一名化境下巫就是一个小氏族的顶梁柱,一名化境下巫的陨落,可能就意味着一个氏族的灭亡或衰落。对于妖族而言,战死一名丹境小妖,就意味着一座山峰失去了领主,一个族群失去了族长,至少会有上千的生灵因此而受到牵连,陷入到战火之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